(经济观察)特斯拉为何入局中国新型储能?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12 16:32:39

  中新社上海6月11日电 (王梦瑶)特斯拉日前于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上,首次在中国1:1展出其超大型电化学商用储能系统Megapack。

  今年5月,特斯拉在上海临港正式开工建设其全球第二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该工厂初期规划年产1万台Megapack,储能 规模近40吉瓦时(GWh)

  为何入局中国新型储能?特斯拉能源和充电业务高级总监麦克·斯耐德(Mike Snyder)表示,中国是越来越重要的能源市场,也是特斯拉在能源领域的战略重点,“我们看到了在中国制造的Megapack产品直接参与中国市场竞争的良好前景”。

  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约2260万千瓦/4870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60%。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530万千瓦/7768万千瓦时,同比增长超210%。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陈海生预计,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总装机将再翻一番。

  新型储能迅速发展的背后是中国新能源装机的急遽扩张。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3月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5.85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的52.9%,风电和光伏发电之和突破11亿千瓦。

  “风光水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天然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决定了储能是其规模化开发应用的关键”,袁榴艳以太阳能为例指出,光伏发电晴天中午时发电量高,夜晚用电高峰时却发不了电,储能作为“大充电宝”能够调节这种波动和变化,可以“把白天的电存起来晚上用,晴天发的电阴天用”。

  在各类新型储能技术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主导地位,中国具有大规模发展优势。鑫椤资讯高级研究员张金惠认为,特斯拉在上海新建储能超级工厂,磷酸铁锂电芯的供应问题是其考虑因素之一,磷酸铁锂电芯是储能电池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目前只有中国具备大规模的量产能力。

  中国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中国新型储能新技术不断涌现,但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绝对主导地位。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投运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高达97.4%。在袁榴艳看来,中国锂电池作为出口“新三样”之一,具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这支撑了锂离子电池储能的快速增长。

  除火热市场和技术优势外,特斯拉入局中国新型储能也与中国支持政策密切相关。

  “近年来,中国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特斯拉是见证者,更是受益者”,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说,中国持续对外开放的政策、先进的发展理念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创造了巨大机遇,中国市场是特斯拉发展的“必选项”。

  为深入推动“人才+工程”模式,该院探索建立重大工程运行管理机制。他们主动砍掉多项与备战打仗关系不大的项目,严控“小散平”课题申报,确保有限人力资源向备战打仗重大工程聚焦;他们还为重大工程人才遴选培养开辟绿色通道,通过重大工程的品牌效应,为科研人才“背书”,让越来越多的人才将更多精力投入主责主业、成为主流主力。

  推动巡视整改走深走实,以巡视整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拐点逐步形成。全面强化金融报国、保险为民,研究出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共同富裕等指导意见,及时推出服务稳经济大盘23项举措,建立健全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2022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险保障约610万亿元,农业保险为2200多万农户提供保险保障近7700亿元,在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2700多万人。实体经济直接投资存量规模突破3.9万亿元,较年初增加近4000亿元,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项目落地。市场领先地位持续巩固,集团合并总资产突破6万亿元大关(不含广发银行),集团旗下寿险公司A股市值全年涨幅位居同业第一,广发银行营业收入、存贷款规模稳中有增,资产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位居国内第一、投资收益率显著领先行业,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有效改善,养老险公司企业年金净增管理资产规模超1300亿元,持续巩固了行业第一的地位。各板块结构更优、效益更好、业务更强的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召开首届改革发展研讨会,聚焦“数字化”“综合化”“新领域新动力”,着力找准破局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一批基础性制度不断完善,一批科技项目成功上线,企业文化体系更新升级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深入落实“偿二代”要求,持续优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领导,认真落实“两个责任”,加大作风整顿力度。

  暴雪娱乐此前的声明指出,和网易没有达成符合暴雪运营原则和对玩家及员工承诺的续约协议。

  “环境资源界别的成立,应运而生、恰逢其时。”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李振函说,该平台能更好地发挥众智众力,让委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就环境资源领域问题更好地建言献策。

  当地警方一度需要关闭事发路段。警方表示,无人在事件中受伤。

<strong>  让法治成为最佳营商环境</strong>

暴琪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