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白马股”遭立案!兴银基金旗下4只产品刚买入就“踩坑”

原标题:医药“白马股”遭立案!兴银基金旗下4只产品刚买入就“踩坑”

SM字母圈调教室字母圈论坛,打扑克又叫疼又叫-MG40i1Re4oZAi7-医药“白马股”遭立案!兴银基金旗下4只产品刚买入就“踩坑”。

  来源:独角金融

  中证鹏元也给出了列入信任观察名单的理由。主要原因是,因普利制药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度报告,被证监会立案,并自5月6日起开始停牌。

  不仅如此,早在4月16日,普利制药发布的公告显示,海南证监局对公司出具责令改正措施决定,在现场检查中发现公司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而需要自查,但自查整改需要一定时间。

  2023年,因以合成生物学法布局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和制剂,普利制药股价两个月之内上涨接近60%,一时间成为制药界的“白马股”

  未如期披露年报后果很严重,如在股票停牌后两个月内仍未披露,普利制药将被*ST。截至6月17日发稿前,上述财报依旧“难产”。

  那些曾寄希望于普利制药的股民和投资机构,承受着账户资金缩水的压力。从普利制药公募基金持股情况看,3家公募一季度持有该公司51.49万股股票,其中,兴银基金旗下4只产品刚在一季度买入43.49万股,持股占比达84.5%。

  持仓被证监会立案、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兴银基金投研风控又是否存在漏洞?

  1

  6只基金重仓买入,4个月股价下跌46%

  最好的情况,普利制药2023年年报在股票及普利转债停牌两个月内披露,且被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意见,则平安无事。相反,普利制药将面临着被“披星戴帽”的风险。

  普利制药管理层与审计机构就财务问题还处于僵持阶段。审计机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表示,普利制药尚未向其完整、及时地提供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重要审计领域审计所需文件资料,也未向其提供2023年度财务报表。

  1992年7月,普利制药在海口市成立,注册资本为4.36亿元,是一家以从事医药研发、注册、生产和销售为主的企业,公司销售产品主要为处方药,涵盖抗过敏类药物、非甾体镇痛抗炎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消化类药物等、心脑血管类、造影剂类、急救药类等领域。

  2023年,公司因以合成生物学法布局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和制剂,导致股价在两个月之内上涨接近60%,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

  根据天眼查信息,普利制药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范敏华,持股32.77%,朱小平持股6.87%。范敏华还是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朱小平未在公司任职。2017年3月28日,公司登陆创业板。

  上市以来,2017年至2020年,普利制药的营收、净利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但业绩增速自2018年后逐年放缓。

  2021年、2022年,普利制药营业收入分别为15.09亿元、18.06亿元,营业收入增速依次为26.94%、19.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4.17亿元、4.21亿元,净利增速依次为2.25%、0.96%,可见其业绩承压。

  2023年前三季度,普利制药的业绩突然“变脸”。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2亿元,同比下降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4亿元,同比下降11.23%。

  从股价表现看,自上市以来,普利制药股价曾在2021年5月27日站上巅峰,当日收报55.04元/股。但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该股一路震荡下滑。

  今年年初至今,普利制药股价下跌46.26%。1月1日开盘,该个股报价22.98元/股,停牌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4月30日),该股收报12.35元/股,目前总市值为55.79亿元。

  在普利制药股吧中,有网友评论称,“6.30(6月30日)一切水落石出”,“历时2个月,历史问题的21年-22年报都改不好”;也有网友认为“应该是可以出报告 的,要是出不来报告拖也没意义。”

  截至4月30日,普利制药股东人数约42000名。一旦走向退市,又该如何赔偿股民的损失?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师事务所徐劲律师发表专栏文章指出,根据证券虚假陈述新司法解释,已明确取消前置程序,投资者因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导致损失,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可索赔损失范围包括投资差额损失、印花税及佣金损失。

  自上市后,普利制药被一众公募争相竞逐,且均为明星公募机构,2023年末,持股该公司的公募有23家,包括中欧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汇添富基金、建信基金、招商基金、农银汇理基金、圆信永丰基金等,总计50只基金持有该股。

  到了一季度,仅6只基金持仓普利制药,其中华夏基金和农银汇理2只基金选择继续“坚守”,而兴银基金旗下4只产品一季度买入43.49万股股票,持股占比达84.5%。

  面对普利制药被立案,如果未如期披露财报,还面临着披星戴帽的风险,接下来基金经理们又该如何选择?2024年二季度的产品报告披露后,将会给出答案。

  2

  8年“老基”亏损1604万元靠4次分红摆脱清盘风险

  兴银基金旗下4只重仓普利制药的产品,分别为兴银丰盈灵活配置、兴银鼎新灵活配置、兴银先锋成长混合、兴银研究精选股票,持股数量分别为12.31万股、12.09万股、9.85万股、9.24万股,占基金净值比例分别为3.59%、3.78%、3.88%、3.85%。

  兴银丰盈灵活配置A长期业绩表现较好,自2015年6月成立以来累计收益率超过90%。今年以来该基金累计收益率下跌2.11%,在同类2294只基金中,排名1301位。

  重仓普利制药的4只基金,均由基金经理孔晓语管理。孔晓语2019年8月加入兴银基金,至今已经将近6年时间。进入兴银基金的当日,孔晓语就开始接管兴银丰盈灵活配置A,同年11月管理兴银先锋成长混合A和C。

  2023年6月,兴银丰盈灵活配置增加了C类份额,由孔晓语担任基金经理,又在2023年3月、10月接管兴银研究精选股票、兴银鼎新灵活配置混合;截至目前,在管4只产品总计规模2.06亿元。

  兴银研究精选股票A业绩表现相对落后,截至2024年6月14日,该基金成立3年多净值累计下跌21.46%,同类排名942只基金中,排名第391位。

  兴银基金旗下4只产品一季度刚刚买入的普利制药却被立案,还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兴银基金合规风控又是否存在漏洞?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分析认为,部分基金“踩雷”,与对上市公司调研力度不充分、没有做到分散资产配置的策略。基金重仓某家公司,如果遇到股价大涨,有利于提升基金净值。但是,如果遇到股价大跌,那么可能会导致基金“踩雷”,遭到净值大幅波动的风险,对基民切身利益造成损失。基金经理在重仓某家上市公司之前,需要做好充分调研工作,并了解好公司合规性、经营稳健型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由孔晓语管理的兴银丰盈灵活配置,2023年总计亏损1604万元,而基金公司收取了约60万元的管理费。也就是说,从单只产品的业绩看,基民亏损,但基金公司却“旱涝保收”。

  2019年三季度末至2023年一季度末的15个季度,兴银丰盈灵活配置规模一直低于5000万元。尽管该基金曾在2020年一季报中表示,公司已决定与代销机构进一步合作、加强营销,解决低于五千万元的情形,但并没带来实质效果。2023年二季度,这只“迷你基”获得了机构青睐,实现了“命运”的转折,避免了清盘风险。

  2023年上半年末,兴银丰盈灵活配置规模增至1.08亿元,一个季度规模增长8倍。在此期间,该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由100%降至7.45%,机构投资者买入,持有比例由0%增至92.55%。

  就在个人投资者大规模退场机构资金买入后,兴银丰盈灵活配置2023年进行了4次分红,总计分红金额1058万元,这无论在兴银基金在管的88只产品(A、C类份额分别统计)中,还是放到整个权益市场,都实属罕见。

  4次分红也是出手“阔绰”。根据分红方案,前两次该基金每10份基金份额分红1.05元,后两次分别按0.96元和0.35元进行分红。

  什么样的基金才能分红?有业内人士称,公募基金分红有三个条件,一是基金当年的收益应先弥补上一年度亏损后,才可进行当年收益分配;二是成立以来没有实现亏损,三是基金经理如果找不到特别好的资产,会采用分红的形式将资金分给投资者。基金分红对于基民来说,起到了落袋为安,被动减仓、提升基民持基体验。

  根据基金合同规定,基金收益分配方式有两种,包括现金分红与红利再投资。如果投资者没有选择,则基金将默认为现金分红的分配方式。同时,分配后基金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

  2023年上半年,兴银丰盈灵活配置净值达2.09元,并在同年上半年实现了约273万元的利润。2023年6月1日,该基金给投资者进行了第一次278万元、紧接着在2023年6月26日进行第二次约279万元的现金分红,两次分红总金额达557万元。

  大手笔分红也无可厚非。按照该基金合同规定基金分红的原因中,包括弥补投资者2022年亏损179万元的损失。但下半年利润亏损的情况下,依然进行了2次总计501万元的分红。

  南京农行一位理财经理对《南京日报》表示,基金分红的前提是基金必须盈利的,对于大部分投资者来说,能把收益部分落袋也是不错的选择。

  截至2023年12月末,兴银丰盈灵活配置单位净值为1.69元,与前一年末的单位净值相比,下降0.43元。主要原因是,基金分红并非都是额外的投资收益,这部分收益原来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因此,基金在分红过后,净值往往也会出现相应的降低。

  “大手笔”分红后,规模再次下滑。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兴银丰盈灵活配置混合规模由2023年末的9700万元降至6100万元。

  3

  固收基金扛大旗

  成立至今已有十年,兴银基金曾有过三次规模快速扩张。

  一次是2015年二季度末至2016年四季度末,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将规模从50亿元以下提升到600亿元以上。但随后几年规模始终未能突破700亿元,并在2019年三季度末降至300亿元之下。

  第二次是2020年三季度末至2022年三季度末,2年时间里,兴银基金从一个300亿公募冲到800亿级别的中型公募。

  第三次是从2023年末至今,兴银基金规模冲至千亿以上。

  作为“券商系”公募基金,兴银基金一直高举固收类产品的大旗,而权益类基金一直面临规模偏小的尴尬局面。

  截至一季度末,兴银基金管理基金规模1238.87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660.94亿元,货币型规模545.97亿元;混合型、股票型规模分别为23.66亿元和8.3亿元。

  固收类产品中,由基金经理李文程管理的业绩可圈可点。

  从履历看,李文程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13年固收投资交易与策略研究经验,历经三轮债市牛熊。在管基金8只,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合规规模105.47亿元。

  在近几年波动较大的市场中,李文称的业绩开始显露山水。

  Wind数据显示,2010年1月8日至2024年4月23日,李文程管理下,兴银中短债A累计上涨15.03%,居同类前1/5。

  新董事长上任时表示,兴银基金将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持续合规经营,不断丰富优化产品布局。从规模增长情况看,兴银基金2023年实现了快速发展。

  不过,2023年,该公司有4位基金经理离职,高于行业平均的1.8人。同时,权益基金作为兴银基金的短板,且1位基金经理在管的4只权益基金同时“踩雷”医药股,接下来如何消化给权类基金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还是要用业绩说话。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1日电 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治理司一级巡视员李健提到,要加快推动公共卫生委员会的全覆盖。2021年12月底,民政部等四部门专门部署加强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目前有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已经有90%以上的村委会和居委会都建立了公共卫生委员会。接下来要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委员会与其他机构一起有效协同发挥作用。.ht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