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加速度” 上海南汇“年轻的城”日新月异

来源: 人民资讯
2024-06-16 12:25:29

  中新网上海6月14日电 (记者 李姝徵)初夏的滴水湖畔,草长鸟鸣、生机勃勃。14日,“媒体看新城”集中采访活动新闻通气会南汇新城专场在这里举行。

  南汇新城是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的主城区,也是临港新片区 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的核心承载区。

  这是一座年轻的城,也是一座年轻人的城。成立近5年来,临港新片区的高端产业集聚和城市功能发展初现锋芒,这座年轻的城日新月异,正逐步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唐浩当日介绍,临港新片区以先进制造业为根本支撑,初步构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智能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新材料八大前沿产业体系,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2023年产值近300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值突破千亿元,目前已集聚特斯拉、宁德时代、中芯国际、商飞、上汽等龙头企业。2023年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4333亿元,同比增长22.5%,约占上海全市11%。

  现代服务业也是临港的特色优势。据唐浩介绍,聚焦数字贸易、新兴金融、高端航运服务、技术贸易等领域,临港新片区着力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

  “凭借高水平开放的制度优势,临港正在成为海内外企业投资兴业的新热土。”临港新片区管委会高新产业和科技创新处副处长李向聪表示。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临港新片区实际利用外资累计54.01亿美元,年均增长超45.3%。揭牌4年多以来,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超500个,涉及投资额超6000亿元。

  “目前,临港新片区形成贯穿‘基础创新-应用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型企业培育’的全链条全过程科技创新体系,”据李向聪介绍,临港新片区正助力企业“0到1”的源头创新、“1到10”的创新加速和“10以上”的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升临港新片区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这座年轻的城,也正成为年轻人的城,人才集聚“磁石效应”愈发强劲。官方数据显示,自临港新片区成立以来,累计有8.81万人才来临港发展。2023年更是平均每月有约2600余名人才来临港“逐梦”;今年以来,临港已累计引进人才2.11万人,同比增长51.54%。

  “为了激发环湖活力,我们每年会围绕滴水湖举办各类商文体旅活动。”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商业和文体旅游处四级调研员张晓燕表示,临港正从商业消费、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多方面入手,让这座年轻的城赢得年轻人的心。

  阳光伴着海风,在滴水湖畔观摩首届上海帆船公开赛,在咖啡集市啜饮香浓的咖啡;夜晚华灯初上,夏季啤酒节的啤酒清香四溢,滴水湖剧院里的管弦乐表演正静待观众……“未来两年内,我们将以耀雪冰雪世界、海昌海洋公园、上海天文馆101文旅集聚区为核心区域,积极创建都市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张晓燕说。

  唐浩表示,预计到“十四五”末,临港新片区年接待游客将达到1500万人次,届时“‘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的城市形象将更加深入人心。”(完)

  一朵朵铁花在夜空中迎风绽放,流光溢彩,似“天女散花”……1月14日晚,正值中国北方传统的“小年夜”,在绚丽的非遗项目“打铁花”展演中,“南宁之夜”拉开帷幕。

  年关将近,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角山山麓、长城脚下,计划于2023年建成开馆的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暂定名)已进入施工冲刺阶段:馆外,施工人员正修建外围水系、平整广场地面;馆内,空调、通风、地暖等班组的施工人员协同作业,紧张忙碌但井然有序。

  徐家汇书院内,近800个阅览座席可供阅读自习;门外长廊下,16盏阅读灯影影绰绰,映着沙发椅上的读书人,直到深夜10点仍亮着。新年伊始,网红地标徐家汇书院开门迎客,截至目前,进馆人数已近5.4万人次。

  谢毅指出,目前四川光伏配套产业相对薄弱,建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光伏配套项目落地提供要素支持、充分发挥成都中欧班列物流优势等举措,大力推动四川光伏产业高质量建圈强链。

  “在背景的处理上,我们用了一些借鉴了一些中国画的这种散点透视的方式,而且在很多场景上加了一点点笔触的效果,它就会让整个画面呈现出来,跟我们常见的三维感觉很不一样,它有一点水墨的感觉,但它又不是一个纯的那种水墨动画。”

  作为研究人员,我们注意到,在对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官方解读当中,有一个比较值得引起重视的概念“基数效应”,而对基数效应的理解,对于理解今年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说法至关重要。

钱惠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