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江苏省系列活动启动

来源: 股城网
2024-06-29 08:59:41

  中新网南通4月11日电 (徐 珊珊)“‘横竖撇捺折’很简单,组合起来却各不相同。中文为我打开了一扇文化的窗户,我愿为两国的交流架起一座桥梁。”就读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老挝留学生刘菲10日在接受采访时说。当天,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江苏省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中国(南通)—东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推进会在江苏南通举行。

  刘菲生于2004年,在姐姐的影响下,她从小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来中国不到一年,刘菲已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我’字是我会写的第一个汉字。汉字学习很具挑战性,但我会更努力。”如今在学校里,刘菲不仅学会了中国传统剪纸技艺,还尝试包饺子、写毛笔字。

  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日益密切,越来越多东盟国家的青年到中国求学追梦。来自印度尼西亚的“00后”留学生安博睿表示,中国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在这里学习电子商务,有助于自己更好地了解前沿知识,开拓视野。“在中国出门不需要带现金,只要带上手机,轻轻一扫,就可以付款。”安博睿被便捷的生活方式“圈粉”,中国美食也是他的心头好,“中国菜很好吃,黄焖鸡是我的最爱。”

  “江苏是老挝等东盟国家留学生赴华学习生活的首选地之一,江苏高校也在东盟国家广泛开展境外办学合作项目。”启动仪式上,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金尚军表示。数据显示,2022学年至2023学年,东盟十国在江苏的留学生共6623人。江苏在东盟国家建有办学机构和项目近60个。今年4月初,江苏为东盟国家1254名学员提供“中文+职业技能”优秀本土人才培训,进一步加强彼此间的教育合作。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江苏省教育厅、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南通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南通市教育局承办。2014年以来,中国和东盟共同举办了文化交流年、教育交流年、旅游合作年等活动。2024年是“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今年江苏将举办各领域20余项活动,深化人文交流,掀起两地民众互动交往新热潮。(完)

  在外交领域,土中在维护全球安全稳定,反对政治、民族和宗教极端主义、分裂主义、恐怖主义等问题上,秉持相近或一致立场,这尤为关键。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均主张捍卫公平正义,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支持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挑战采取有效举措。

  <strong>4、如何保障春运运输安全?</strong>

  该官方通知明确提出,6个试点城市应将外籍“高精尖缺”人才纳入地方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提供相关便利措施,每半年向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报送试点成效和工作情况。同时,两部门将及时总结评估试点工作成效,对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

  “作为谢幕站,我们将努力把本届赛事办成冰壶运动的盛典,擦靓青海冰雪资源这张名片,推动青海冰雪运动的高质量发展。”尕藏才让说。

  二是医疗机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监测。在现有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哨点监测医疗机构,每日收集并对门(急)诊就诊人数、具有急性发热呼吸道症状人数、入院病例总数、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数及其中新冠病毒核酸或抗原检测人数、检测阳性人数等进行监测动态分析。

<img style="border: px solid #000000;" src="//i2.chinanews.com.cn/simg/cmshd/2023/01/06/4c03382947f641cb9a67ee114d44e466.jpg" alt="" />

张中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