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被约谈、累计降价超九成,上药第一生化“高价垄断药”现形

来源: 羊城派
2024-06-26 20:32:11

  曾被称作“应对超级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为上海医药全身性抗感染领域的重要独家品种。2023年6月,该药品挂网价突然从2303-2918元降至270元/支,价格下降近9成。

  独家药品降价背后,牵出一桩市场价格垄断案:5年时间,4家企业合谋虚增原料药成本数百倍,将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挂网价格虚抬至2303元/支以上,以高于国外售价数十倍的不合理高价在国内销售,在短短5年时间内实现年销售金额至40余亿元,获取巨额不当利益。

  四家公司操纵市场多年,“暴利药”如何形成?

  独家产品两度降价背后两次被约谈累计降幅超95.8%

  1月4日晚,国家医保局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再次约谈上药第一生化,督促降低感染危重症患者用药不合理高价。上药第一生化的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再度降价,挂网价格从270元/支进一步降低至123元/支。

  依据上海医药年报披露的信息,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适应症为耐氨基糖苷类、耐第三代头孢菌素菌以及绿脓假单胞菌或其他敏感菌所致的严重感染,如菌血症、心内膜炎、肺炎、烧伤后感染等。

  但对于该药品上市时间,贝壳财经记者发现,上海医药披露的与官方调查所披露的时间并不一致。

  上海医药曾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产品于2019年上市,2021年处于市场深入期,2021年销量较2020年增速较快。

  而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则指出,2017年3月,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进入福建省医保挂网目录,成为全国首个挂网成功的省份,挂网价格为2303元/支。2017年8月,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在上海挂网,价格达到2918元/支。此后,各省陆续挂网,价格多为2303~2918元/支。2017年12月,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正式上市销售。

  针对上述时间不一致的问题,贝壳财经记者拨打上海医药年报中披露的董秘电话,电话暂时无法接通。

  公司2022年年报显示,年内该药品(50万单位规格)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中标价格区间为2303元,医疗机构的合计实际采购量为71.6万瓶。以此估算,该药品于集中招标采购中产生的销售收入即约16.49亿元。

  此次并非该药品首次降价,2023年6月以来,甘肃、山西、广西、江苏等多地宣布调低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挂网单价,由2303-2918元/支的区间调整至270元/支,降幅超过88.28%。

  对于调价原因,7月17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答复提问称,“此次事件为应相关部门要求,上药第一生化积极与合作方进行充分沟通、协调,同时考虑到该药品的用药特殊性,经过内部测算后最终提交降价申请”。

  依据国家医保局消息,接到相关部门移交垄断市场价格问题线索后,于2023年6月首次约谈上药第一生化。

  去年12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涉案四家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相关违法违规行为查实后,国家医保局于近期第二次约谈上药第一生化,督促履行价格整改承诺。两次累计降幅达95.8%以上,按2022年用量测算,仅该药品预计每年可减少用药费用超38亿元。

  暴利药现形生产成本14.6/挂网单价超2000

  独家产品两度累计大幅降价背后,牵出一桩市场价格垄断案。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生产成本合计约为8.6~14.6元/支,挂网价格与生产成本的比值达到157~339:1。这个数值远高于同产线、生产工艺区别不大的其他产品的平均比值。

  一款药品售价超过生产成本的300倍,上药第一生化等4家企业怎么做到的?

  据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调查,武汉汇海、武汉科德、民康制药(以下统称三家公司为汇海方)均为李美林、曾艺母子实际控制的公司。三家公司在硫酸多黏菌素B原料药上形成垄断;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为上药第一生化的独家品种,为双方合谋控制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市场价格提供了前提条件。

  硫酸多黏菌素B原料药只能进口。据行政处罚决定书,2010年4月,武汉汇海成为丹麦雅赛利中国市场代理商。2013年11月,丹麦雅赛利获得原料药《进口药品注册证》。2016年开始,汇海方给予丹麦雅赛利中国区销售负责人好处费,要求其利用职权不向其他企业销售硫酸多黏菌素B原料药。

  经统计,2015年以来,丹麦雅赛利将向中国出口的硫酸多黏菌素B原料药总量的98%销售给了汇海方或者汇海方指定的企业;其余2%销售给了医疗器械研发公司,未用于生产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

  上药第一生化于1986年获得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生产批文,但于80年代末停产。2015年6月,汇海方与上药第一生化双方约定,汇海方向上药第一生化供应硫酸多黏菌素B原料药,享有制剂独家经销权;上药第一生化负责制剂药品的申报和生产,并从中收取加工费;同时约定,双方协商沟通制剂的投标价格、配送商等事宜。

  汇海方位于幕后,上药第一生化则位于台前,双方分工协作,共同决定制剂销售价格。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上药第一生化与各省药品招采部门对接,进行挂网报价,并根据汇海方的指示开票销售给流通企业,获得制剂销售收入上药第一生化与汇海方共享垄断利润。

  2016年,国家开始实行“两票制”,推行药品从生产企业到流通企业开一次发票、从流通企业到医疗机构开一次发票,目的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降低药品价格。

  受“两票制”限制,汇海方不能直接通过制剂低买高卖获取制剂销售的垄断利润。为此,汇海方在上药第一生化的配合下,通过虚高原料药销售价格,从原料药环节获取垄断利润,上药第一生化则通过收取加工费方式分享垄断利润。根据双方约定,上药第一生化收取制剂加工费,其余制剂销售收入归汇海方。

  由于原料药货款金额较大,汇海方安排了湖北、江西、山东、广东、湖南等地38家医药公司“左右倒手”、层层加价,获取利润。

  上药第一生化作为唯一一家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生产企业,与汇海方合作过程中,具有一定议价能力,多次要求提高加工费,分享了垄断利润。

  例如,2019年,上药第一生化要求将加工费从140.4元/支提高至200元/支,又于2023年1月,再次要求将加工费提高至230元/支。

  四家企业被罚没1219亿元垄断市场有望被打破

  4家企业操纵市场的行为,暴露于2023年。

  贝壳财经记者查阅国家医保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方发布信息发现,2023年上半年,有关部门发现上药第一生化涉嫌与武汉汇海医药、武汉科德医药、湖北民康制药合谋操纵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市场价格。

  当年7月31日,经市场监管总局指定管辖,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武汉汇海、武汉科德、民康制药及上药第一生化立案调查。

  2023年12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实,2017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上药第一生化与汇海方三家公司滥用中国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市场上的支配地位,实施了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制剂的行为,排除、限制了市场竞争,损害了患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是应对超级细菌的最后一道 防线,上市3年从死亡线上拉回了近2万患者,临床使用难以替代。”2021年5月,上海医药曾在官网发布的信息中如此形容该药品。

  作为抗感染药,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药价昂贵,且用量不小。该药品的用量说明显示,以70公斤体重的成年人估算,其肌肉注射、静脉滴注的日用量在1-3支之间。据此用量计算,在该药品降价前,患者日均用药费用最低为2303-6909元。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属于医保乙类药物,主要在公立医院临床使用,由国家医保基金支付部分费用。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上药第一生化与汇海方以不公平的高价进行销售,增加了国家医保基金支出。

  据贝壳财经记者了解,由于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价格较高、用量较大,四家企业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加重了患者的用药负担。

  最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上药第一生化、汇海方三家公司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分别处上一年度销售额3%、8%的罚款,罚没款总额约12.19亿元。

  其中,监管部门考虑到上药第一生化主要根据汇海方的指示开展销售工作,对违法行为负次要责任,且其积极配合调查,主动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对其判处没收违法所得约3.38亿元、处以1.24亿元罚款的处罚。

  有业内人士曾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保持独家品种的地位,是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此前能够一直维持高价的原因之一。不过,当前该药品的独家地位迎来挑战。

责任编辑:王其霖

  北京冬奥组委赞助销售处处长王剑在嘉年华论坛上分享:“原来的规划是一边着手寻找与奥运相关或者有体育基因的大品牌,一边去寻找结合冬奥会倒计时的时间节点。但是2020年疫情之后很多事需要调整,有很多工作推倒重来,已签约的赞助商要共同去面对这些赛事筹办过程中的改变。”

  广州南站:前往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娄底、邵阳、宜昌、襄阳、郑州、合肥等各方向有少量余票;前往北京、兰州、梅州、厦门、济南、湛江等方向尚有余票。

  此访对双方而言既是新互动,也是再相逢。两国高层保持密切交往,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2019年两次访问巴西。卢拉总统在2003年至2010年任期内3次访华。王岐山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期间曾于2012年访问巴西,并长期担任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同巴西副总统共主持3次全会。此次访巴期间,王岐山副主席和卢拉总统亲切交谈,一见如故,再叙双方友谊佳话。

  保障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启动条件也持续优化。官方将启动条件中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单月同比涨幅由3.5%阶段性降低为3%。目前,满足CPI单月同比涨幅达到3%或CPI中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达到6%中的任一条件,即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部分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一步降低了启动条件。

  此外,广东将新打造一批千亿元级、万亿元级出口产业集群,支持汕头、湛江建设大型出口加工产业区。建设大宗商品、电子元器件、飞机、汽车、农副产品、中高端消费品六大进口基地,组建全牌照大宗商品进出口公司。(完)

  正在召开的江西省两会上,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和平就江西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作书面报告时如是说。

颜岳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