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科普昆虫走红网络带来何种启示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20 18:34:11

  【新闻随笔】

  近日,宁波一名11岁男孩开设科普账号,用视频方式向公众解说昆虫知识的新闻引发不小的关注。其丰富的知识储备、专业的讲解、好学的态度赢得众多网友的喜爱和称赞,这名小男孩被称作“中国人自己的小法布尔”。法布尔是著名的现代昆虫学与动物行为学先驱,被誉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无独有偶,浙江杭州一名初中生在网上发布的一系列视频也引起不小的动静。他以孩子的视角分享对家庭幸福、校园霸凌、儿童沉迷手机等诸多现象的看法,多有鞭辟入里之见,让不少网友刮目相看。

  很多儿童对网络的了解程度和使用水平不逊于成人,文章开头提到的两个事例就是证明。在乡村,很多长辈的数字生存能力不如儿童,需要儿童“反哺”,而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们不要小看儿童的创造力。1930年,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因故停办,在此期间晓庄师范学校的教师和师范生不能回晓庄小学任职,晓庄小学的孩子们自己组织起来,推举同学做校长、当教员,自己学、自己教、自己办,号称“自动学校”。陶行知先生得知消息后,大为感动,专门写了一首诗赞扬孩子们:“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结果孩子们提出异议,说大孩教小孩有什么奇怪的,小孩难道不能教大孩吗 ?陶行知先生欣然听从,将诗改为“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大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回到当下,不论是开设科普账号的小学生,还是分享家庭教育观的中学生,他们正是数字时代“小孩自动教大孩,先生不在学如在”的鲜活演绎。

  在看到儿童利用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自身能力的同时,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可掉以轻心。儿童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在网上“冲浪”时容易一味追求“短平快”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沉迷短视频和网络游戏等。有家长对儿童上网安全风险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保护和引导,儿童在保护个人数据和隐私不受侵犯,辨别网络谣言、电信诈骗、信息窃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隐患,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数字时代,每个人都无法脱网生存,自然也包括儿童,学习并掌握基本的数字生存能力是现实需要。对此,首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进一步完善儿童互联网运用相关政策,加大关心关爱力度,织牢织密儿童安全防护网。其次要尊重儿童作为社会成员的主体性,培养、鼓励、激发他们在信息社会的数字创新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样重要的是,在家庭和社会教育中要着力提高孩子们的网络安全素养,增强识别和应对网络谣言、诈骗的能力,避免出现网络成瘾、社交过度等问题。家长也需树立正确育儿观,面对流量的诱惑保持清醒,为孩子正常生活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家庭氛围。

  根据病毒传播规律,在未来的3至6个月将会是新冠感染的暴发期,我认为老年人应做到“主动隔离”,尽量不去封闭的、拥挤的公共场所,也就是俗话说的“惹不起就躲得起”。例如不要去人多的商场超市、电影院、剧院、图书馆等地方,也不要操办祝寿宴,不参加红白喜事,毕竟只要去就会有很大的感染风险,可以以视频等线上方式替代。

  每个老年人的基础疾病状况都不同,有轻、重、缓、急、已控制住和尚未得到控制的、恶性疾病和非恶性疾病、有活动能力和丧失活动能力等不同情形,因此外出到公共场合时要量力而行。当然也有岁数很大、身体状况很好且并不担心感染的老年人,那就可以随意外出。最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做出最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行动。

  不过,近期广东省公安厅多名官员被查。今年11月19日,广东省公安厅二级巡视员曾湘澜落马。他曾任广东省公安厅副督察长兼警务督察处处长,汕头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省公安厅二级巡视员。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郭威观察到,目前,前往医院的感染者多为轻症,发热门诊压力增加,同济医院已将院门口广场改建为临时发热门诊。他建议,体温低于38℃、非持续高热,无严重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居家隔离,并及时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持续高烧不退,或在感染后,其他基础性疾病加重,“比如感染者有高血压,并出现血压升高不能控制,或者儿童出现嗜睡、持续腹泻等,应赶紧前往医院”。

  根据美媒报道,上个月舒默和科宁还在美国国会大力游说,希望将其提出的修正案纳入到今年的《国防授权法案》,但遭到美国多个不同领域商业团体的一致反对。包括航空航天工业协会、汽车创新联盟、国防工业协会、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美国商会等在内的商界团体联名致信美国参议院,指出芯片无处不在,要确定大量电子产品中所含的芯片是否由中国企业生产,成本很高,难度也很大。这封联名信还表示,从烤面包机等普通电器中找出这些芯片,或者迫使纸张供应商等联邦承包商承担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并不会进一步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

  对于抗原检测而言,与此前的核酸检测同理,需要找到买单方与市场需求。对于灵敏度而言,根据《新冠抗原快速检测专家共识(2022)》(下称《专家共识》),由于抗原检测的方法学局限性,其检测敏感性低于核酸检测,因此抗原检测不能用于疫情“清零”策略的筛查目的。

黄美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