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曝美军曾在菲律宾开展秘密行动抹黑中国疫苗,科兴回应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24-06-16 05:43:17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白云怡】路透社14日发布独家调查报道,美国国防部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第一年期间发起秘密行动,不断用虚假账号在社交媒体上散播关于中国科兴疫苗的虚假信息,以煽动当地民众对中国疫苗的质疑,并打压中国在菲律宾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科兴新闻发言人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已注意到上述报道。无论过去还是未来,科兴的目标都是为人类消除疾病提供疫苗,通过防控疾病实现人类健康。该发言人同时表示,污名化疫苗会产生一系列极其严重的后果。

  据路透社14日报道,美国国防部诋毁中国疫苗的行动特别针对菲律宾。该社在社交媒体平台X(原推特)上发现了至少300个美军操纵的相关虚假账号,几乎全部于2020年夏天成立,并集中使用“中国就是病毒”的口号,其中一个账号称中国的疫苗“可能是老鼠药”。此外,这一行动也扩展到其他一些全球南方国家,包括中亚和中东。

  公开报道显示,科兴疫苗是新冠疫情期间菲律宾民众最早能够接种的一批疫苗:2021年2月,中国援助菲律宾首批6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菲首都马尼拉,时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亲自率内阁成员前往迎接,这是菲律宾自疫情暴发以来接收的首批新冠疫苗。杜特尔特称,这是菲律宾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中国的疫苗援助彰显了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我们并没有做好与伙伴国家分享疫苗的工作,因此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抹黑中国的疫苗。”路透社在报道中援引一名参与针对东南亚宣传行动的高级美军官员的话称。一些美军操控的虚假账号也借此攻击杜特尔特,称他为了疫苗愿放弃菲律宾的主权、矿产和经济利益。该报道认为,中国在菲律宾的影响力也是美军发起抹黑中方疫苗行动的重要原因。

  “历史上也有人对疫苗进行过错误的攻击,这造成过巨大的灾难。”科兴新闻发言人袁幽薇15日在对《环球时报》的一份独家回应中表示,污名化疫苗会产生一系列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降低疫苗接种率、疾病暴发和流行、社会恐慌和不安、科学和公共卫生信任危机等。

  她表示,该公司对路透社相关报道还公众以事实予以认可。科兴是一家专业性的公司,其目标就是为人类消除疾病提供疫苗,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作出应有贡献。“目前我们已战胜新冠疫情,但世界仍不太平,科兴希望能继续通过防控疾病来实现人类健 康和安居乐业。我们认为,各行各业都应专注做好自己专业领域的事情,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据路透社报道,多名菲方人员在得知美军的行动后感到极为愤怒。菲律宾卫生部国家免疫技术咨询小组前成员尼娜·卡诗蒂萝·加兰达批评称,在菲律宾没有自主疫苗产能,“走投无路”的时候,美军居然“在我们的伤口上撒盐”。菲律宾卫生部发言人则表示,涉事国家的相关部门应调查此事。

  一些美方人士也对美军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满。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前主席格雷格·特雷弗顿表示,美国政府本应鼓励尽可能多的人接种疫苗,美军做法“触碰了底线”。而在报道发表后,世卫组织流感大流行前传播高级顾问乔迪·拉纳德也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转发相关内容表示,“这伤透了我的心。看看我的国家对我心爱的菲律宾做了什么。”

责任编辑:刘明亮

  据了解,除了扬科维奇,还有外籍教练在新的候选名单之列,这也是足协组织教练专家委员会到佛山开会的主要原因。据了解,中国足协将在会后就国足新帅人选形成初步意见,随后履行程序,最终确定人选。随着国足选帅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球队新周期备战与热身计划也将很快明确。

  (十)重视太平洋岛国在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等领域特殊处境和合理关切,支持太平洋岛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所作努力,支持岛国落实其《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加大提供物资、资金和人才支持,帮助岛国提升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

  根据洛图科技公布的数据,2016~2021年,国内智能投影市场销量已经从75万台增长至491万台,结合2022年已经公布的前11个月的数据,2022年市场总体出货量将会突破600万台,上涨幅度将达到30%以上。

  许多国际媒体对美国这种“政治秀”表示嘲笑和质疑。“击落中国350美元的气球,美国花费至少45万美元”,韩国News1网站称,随着美国启动世界最昂贵的战机F-22击落“不明物体”,其花费也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中国制造高空气球仅需350美元,而F-22每小时的飞行费用高达7万美元,击落气球发射的导弹每枚价值38万美元。正因为如此,许多网民都在嘲笑美国使用昂贵导弹攻击中国便宜气球的做法。

  可中国足球却在近年来出现了国内联赛俱乐部欠薪、退出、解散成潮,男足国家队排名下滑的局面,近来又频频出现相关人员违纪违法的丑闻,从国家队主帅到足协重要官员都牵扯其中。

  在新房供求方面,南宁创下近年来新低。广西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22年南宁市商品住宅供应351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9%;成交49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6%;成交均价为12500元/平方米,与上年基本持平。

张美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