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奏响高水平对外开放强音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7-05 11:40:28

  徐江

  近日,中国宣布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3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这是自2023年12月、2024年3月两次对法、德、意等12个国家实行免签入境政策之后,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又一有力举措。这两天,上海、重庆、成都航空口岸相继迎来首批享受这一政策的外籍游客,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容,外国游客入境数量不断攀升。

  开放是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一段时间以来,中方持续推出多项来华签证优化措施,包括减少签证申请表填报内容、阶段性调减签证费、简化来华留学审批手续、免采部分申请人指纹、免签证预约、对部分国家试行免签政策等,进一步破解外籍人员来华的难点、堵点。随着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中国与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式迈入“免签时代”。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彰显中国高水平开放的坚定决心。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从45年前实行对外开放,再到22年前加入世贸组织;从10年前建设自贸试验区,再到5年前开始举办进博会,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从未停歇。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列为2024年需要做好的九项重点工作之一。

  中国持续优化签证政策,为外国人来华旅行、经商、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表明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并非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了坚定决心,并切实付诸行动。随着免签国家“朋友圈”不断扩容、国际航班加速恢复以及持续推出多项外国游客来华便利措施,外国游客入境数量不断攀升,尤其是可免签入境中国的国家游客增长十分明显。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口岸累计入境外国人超1200万人次,其中免签入境超700万人次。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释放世界共享中国机遇巨大红利。走过45年改革开放历程,中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越开放就越发展、越自信,越开放越能够为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作出贡献。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的当下,中国持续优化签证政策,无疑将为提振世 界经济、推进经济全球化注入更大信心和动能。

  其中,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催热了旅游市场。比如,7月1日是中国对新西兰、澳大利亚、波兰3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首日,重庆、厦门、上海机场口岸相继迎来首批享受这一政策的外籍游客。在这波来华旅游的热潮中,除了外国游客,还有来自北美、欧洲等地的旅行商的身影。他们将目光聚焦中国旅游市场,发掘创新项目、精品路线,积极开展国际旅游合作。

  对此,孔祥智分析道:“供销社不管是重建还是运作,都是在市场经济整个大背景下进行的。至于有人说会形成垄断,那就更不可能了,这完全是市场化的。”

  <font><font cms-style="strong-Bold"><font cms-style="strong-Bold">京港澳高速以东(不含华夏大道)、巢湖路-滨河西路-洞庭湖路以南、梁州大道以西、迎宾大道-长安路-始祖路-机场北四路-枣林路-大寨路-滨河东路以北合围区域(涉及郑港办事处、滨河办事处、张庄办事处),划定为防外溢临时管控区,停止一切非必要人员流动。</font></font></font><font>上述区域,7日内无疫情传播风险的社区(村)实行“人不出小区、错峰取物”,其他社区(村)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白名单企业闭环管理。</font>

  中国供销合作网显示,全国的供销合作社系统由5级组织机构组成,分别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级供销合作社、地级供销合作社、县级供销合作社和基层供销合作社。截至2020年底,全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2789个,其中财政全额拨款的2517个,占90.2%。

  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8例,其中呼和浩特市176例、包头市1例(在东河区)、赤峰市12例(红山区5例、阿鲁科尔沁旗7例)、锡林郭勒盟1例(在锡林浩特市)、鄂尔多斯市1例(在杭锦旗)、乌兰察布市4例(均在集宁区)、巴彦淖尔市3例(均在临河区)。

  今年6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首次在全国范围将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剧本娱乐经营场所新业态纳入管理,实行备案管理。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剧本杀”的无序发展或将告一段落。

  “较强冷空气这次主要影响北方农区,会增加设施农业和畜牧业防寒保暖成本,对尚处于苗期的冬小麦影响较小。”方翔提出,在霜冻来临前,建议苹果、梨、大枣等产区及时采收,果园做好防寒措施。北方设施温棚和牲畜棚圈也要做好加固和保暖,防范低温影响。

吴宜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