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贸试验区强化金融开放创新 激发市场活力

来源: 人民网
2024-06-07 21:37:00

  中新网南宁6月6日电(林浩 赖宇丹)6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介绍,近年来,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在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框架下,加快推进系统集成改革,强化金融开放创新,助力广西企业“走出去”拓市场,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创新跨境结算方式

  在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当地借助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结汇创新的政策,为制造业跨国企业境外窗口公司,提供“外币融资+结汇支付境内货款+外汇资产敞口管理”一体化金融服务方案,通过灵活运用金融创新政策与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政策,助力制造业实体经济发展,释放企业经营活力。

  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以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为契机,在广西首创“市场采购贸易+线上跨境人民币结算”模式,化解企业跨境交易结算与风险管理等难题,推动金融机构探索市商模式,开展片区内银行间越南盾交易及报价,完善银行间人民币对越南盾汇率定价机制,经联网信息平台备案的越南客商可通过在境内银行开立的个人外汇账户完成货款支付。

  提升服务外向型市场主体合力

  2023年,全国首批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大豆离岸现货交易业务落地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该试点改变传统转基因大豆只能确定国内大豆加工厂后方可进口的“单一定向”采购模式,允许以现货交易和期货实物交割方式进口,促进在综合保税区形成进境粮食的储运交易市场,有利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节省汇率费用。

  2024年4月,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实现首单进口棕榈油线上交易。该平台通过打造产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模式,解决大宗商品供应链业务中的堵点、痛点问题。

  今年5月3 1日,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侨益物流有限公司,通过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区内直转方式,为客户申报1500吨离岸现货交易大豆,并顺利运出钦州综合保税区保税交易库,标志着首票“离岸现货交易+区内直转”创新业务模式正式落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这一管理模式进一步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有效助力钦州港片区建设“联通境外、辐射西南”的区域性粮食储运交易市场。

  深化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

  在位于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的中国—东盟金融城,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太平保险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交通银行南宁金融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相继落地建设。

  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建立“东盟—香港—南宁”三地联动+智慧运营平台管理新模式,打造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跨境合作新机制,依托广西小语种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已把业务范围拓展至菲律宾、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

  南宁市数字人民币试点形成“商圈+场景+研究+技术”的南宁片区试点特色,银行业保险业大力推进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截至2024年3月末,中国—东盟金融城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数量达540家。

  下一步,广西自贸试验区将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围绕“自由便利”开展系统集成改革,在面向东盟的跨境金融创新方面积极探索实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广西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完)

  面对群众的情况反映,朱是西说:“请大家放心,你们反映的问题我都一一记下了,相关部门会立刻开展调查,一定维护好大家的合法权益。”对大家集中反映的黑车乱象,朱是西现场交办明责,要求公安、交通、城管等执法部门协同联动、铁腕执法,迅速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等行为,切实维护好机场、高铁站周边的道路交通秩序。

  “此次降准靴子落地,有望进一步提振金融市场投资者信心,特别是吸引投资者增加股票权益资产配置,推动金融市场表现持续向好。”他表示。

  张强:西北以灌溉农业为主,在农业水资源利用方面,最易推行的措施就是农业节水,推广节水型农田,现在都要求高标准农田建设,所谓高标准,就是用水效率高、耗水少。此外,需要研究具有抗旱性的种子,如果气候预测年底降水较少或者干旱,就要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尽量多种抗旱性作物。但农户都有惯性,往年种什么,今年就种什么,没有特别考虑气候因素,这点亟待改变。

  他说,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监督,积极回应人民关切,推动科学合理确定政府债务规模,突出监督重点,深入开展调研,综合运用监督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专家智库作用,着力增强监督实效。

  据南方+9月11日20时许消息,记者到彭村附近经过村民指引到达长久坡村委会北界罗村,看到农田已经被淹没,周边水浸处已经设置警戒线。记者看到,该区域还有多个养殖场和广东省重点龙头企业。

  中国没有出台禁止购买和使用苹果等外国品牌手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但我们近期确实注意到,有媒体曝出苹果手机有关安全事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网络和信息安全,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我们希望在华经营的所有手机企业都能够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护消费者存储在手机中的数据不被任何个人、任何组织窃取,确保信息安全。

朱子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