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一心堂”被约谈后继续扩张,有基金减持了

原标题:百亿“一心堂”被约谈后继续扩张,有基金减持了

河北彩花和上司,yelllow字母网-lrSwDYsW38QJ2DX-百亿“一心堂”被约谈后继续扩张,有基金减持了。

  来源:野马财经

  整改、收购两不耽误。

  6月份至今,一心堂新增收购83家门店,并对旗下5家子公司合计新增担保4.4亿元。另据公开数据,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一心堂直营连锁门店已达10746家,相比2023年底10255家门店,增加491家。

  6月初,一心堂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约谈,并表示将在6月30日前提交整改情况报告。如今整改报告尚未披露,药店扩张的计划倒是先公告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心堂持续扩张的同时,却遭到基金减持。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截至6月13日,融通健康产业灵活配置混合融通基金(简称“融通基金”)对一心堂再次减持,已减至1827万股。

  融通基金是在2022年一季度报告中显示新进一心堂前十大流通股东,“野马财经”查询发现,2022年第四季度末,该基金持有一心堂股份数量约2853.6万股,公允价值约8.99亿元。

  但该基金从2023年一季度开始,连续5个季度对一心堂进行减持,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该基金持有一心堂股份数量约1900万股,公允价值约3.74亿元。

  来源:WIND

  另据“界面新闻”报道,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共有34只公募基金持有一心堂,合计持股约6680万股,相较2023年末218只公募基金持有11270万股,整体大幅减持。

  “野马财经”注意到,持续扩张也为一心堂带来运营成本增加等问题,一心堂2023年营收、净利润等财务指标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同比下滑。

  一边整改、一边扩张的一心堂,其未来发展前景引人关注。

  万店大药房的“首次下滑”

  一心堂的药店扩张并不是“孤例”,受行业政策影响,无论是药企、互联网平台还是消费者,都将药店捧为医药市场的“主角”。

  和其他三大连锁药店相比,一心堂的扩张更受关注,主要是因为在6月初刚刚被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约谈,曝光了一心堂旗下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为暂停医保结算的定点零售门店代为进行医保结算、药品购销存记录不匹配、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医保基金损失。

  目前,一心堂相关门店已被属地医保部门作出暂停拨付或追回医保基金、处违约金或行政罚款、解除医保服务协议等处理处罚。一心堂也表示,将于6月30日前提交整改情况报告。

  一边在整改,一边继续收购药店,一心堂的战略广受投资人关注。

  据一心堂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显示,公司主要以“自建+并购”形式拓展门店,2024年第一季度新开门店579家。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一心堂拥有直营连锁门店10746家,其中云南省共5455家,广西壮族自治区、山西省、重庆市分别为979家、772家、529家。

  一心堂曾介绍扩展计划称,经过23年的发展,一心堂在云南已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市场,已经“家喻户晓”,其次就是海南市场,门店数发展接近 500 家,目前重点发展区域是川渝市场、山西市场及广西市场。

  “野马财经”统计一心堂公告发行,截至6月19日,一心堂上半年收购的门店收购数量已达276家,其中全资子公司重庆鸿翔一心堂药业有限公司(简称“重庆一心堂”)收购89家门店,是上半年至今收购门店最多的子公司(含已收购和计划收购),其次是海南鸿翔一心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其完成收购71家门店。

  其余收购的门店来自山西和广西,含已收购和计划收购,其全资子公司山西鸿翔一心堂药业有限公司有36家门店收购,广西鸿翔一心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则计划收购29家门店。

  此外,在上半年收购的276家门店中,有154家门店是在5月~6月收购,根据公告统计,这些门店的计划收购金额合计不超过1.5亿元。

  2021年-2023年,一心堂每年净增门店数量分别为1603家、1009家、1381家。

  但扩张也伴随风险。2023年,一心堂营收同比下滑0.29%,净利润同比下滑44.68%。此外,一心堂2023年的经营性净现金流约21.15亿元,同比2022年的24.97亿元,也明显下滑。通过历史数据对比可发现,以上三项财务数据均是2011年以来的首次下滑。

  对此,一心堂归结于大量新开门店导致的运营费用成本增加,以及退烧、止咳、抗病毒等产品需求降低导致的收入下滑。此外,公司一次性补税及缴纳税收滞纳金2.4亿元,与门店向总部缴纳租金的报税安排有关,亦对利润有不小的影响。

  来源:罐头图库

  而且变革也非只有利好。如今北京、江浙沪、山西、广东等地医保的线上购药业务正全面铺开,这对线下连锁药店而言,无疑是冲击。

  本来论单店效益,一心堂在与其他上市连锁药房的比拼中就不突出,再叠加扩张中遇到的阻力,以及线上买药的冲击,便加剧了市场对医保基金监管趋严后,一心堂业绩的担忧。

  医药专家郭新峰认为,随着药品价格治理的推进,不同渠道的药价将趋向一致。而由于公立医院、零售药店等不同渠道销售成本千差万别,逼着药厂对不同渠道的出货价也会差异化。如果零售药店统一挂网价,那么其传统控销模式将受到挑战,药厂给不出那么多空间,将压缩零售药店的获利空间,连锁药店的高毛利不可持续。

  在郭新峰看来,现阶段一心堂首先就是要自查自纠,退回医保基金不当得利,这将导致年度利润回吐;其次医保药品价格调低 后,药价内卷长期可能导致低毛利运行,一心堂可能需要砍掉部分做大无望盈利不佳的单店,从而降低并购区域龙头连锁药店的冲动。

  不过,对此也有不同看法。一位自诩在药店行业有任职经历的雪球投资者认为,短期不会对业绩有任何影响,医保出问题的门店始终是小比例事件,公司也不可能鼓励盗刷医保;这次属于撞枪口上了。”

  来源:雪球

  武汉哈瑞医药总经理卢传勇表示,一心堂被约谈是医保基金对药店监管越来越规范的一种信号传递。从企业发展与规划上,不会对一心堂的战略规划、门店扩张等产生显著影响。只是对于强化企业内控管理、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卢传勇指出,连锁药店未来更多要走向“互联网+医药+以患者为中心专业化”服务的路径上来,不能靠灰色收入来实现竞争。一心堂已经实现了线下、线上一体化、双引擎的运营思路,线上医保支付买药目前暂未实现全国覆盖的前提下,线下药房及会员管理、家庭药师等一系列以患者健康管理中心的附加值服务是线上买药无法完成的。

  “药店超市化”是未来吗?

  随着行业环境的变化,一心堂也曾尝试用各种方式增收。

  2023年年报中,一心堂罕见地并未披露医保刷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公司证券部表示,是集团战略调整导致,2023年公司增加了非药品的销售,医保层面销售占比是下滑的趋势,为避免市场的恐慌和歧义,就没有披露这部分信息。

  近日,一心堂卖彩票一年销售7698万元的话题还冲上了微博热搜,充分展示了公司在“副业”方面的成绩。

  来源:微博

  但郭新峰认为,药店超市化应该不会是连锁药店的未来出路。零售药店行业低毛利将促使药店行业分化,要么转型为DTP(面向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服务)药店,向药师专业要利润;要么转型平价药店,以集采带量药品为主,以价换量,承担更多社区药店的功能,也就是老百姓早上买菜的时候顺带把常用慢病药捎带买了。

  毕竟药店里买的“非药品”,本来就有很多是靠盗刷医保高价出售,彩票在一心堂收入中的占比也还很低。

  “天价”离婚后,

  前夫、前妻仍是“合作伙伴”

  风波中的一心堂,创立于1981年,原本是一家典型的“夫妻档”公司。阮鸿献主外,刘琼主内,负责公司财务。2014年,一心堂登陆资本市场,阮鸿献、刘琼夫妇也以45亿身家首登胡润百富榜。

  《云南经济日报》撰写的一篇名为《巾帼中医梦》的文章中提到,刘琼称,当初不顾家人反对,抛弃铁饭碗嫁给阮鸿献,除了他人长得高大、帅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人有对医药的共同爱好。

  不过,虽然同是喜好医药,但两人专注的领域有所不同。阮鸿献自药材生意起家,早在多年以前就不断策划一心堂药店的收购兼并战略。而刘琼则醉心于发展中医院,其创立了圣爱中医集团,并于2005年开出第一家中医馆,目前对外间接投资的99家企业中,有14家经营中医业务。

  2017年,两人婚姻走到尽头,还造就了当年A股首例“天价离婚案”。当时两人分别持有一心堂33.75%、18.37%的股份,分别对应37亿元、20亿元市值。

  来源:罐头图库

  而在电话说明会中,阮鸿献则将离婚原因解释为“性格差异”,以及为避开将来的同业竞争。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大部分“天价离婚案”的主角,阮鸿献、刘琼离婚后,依然共同在一心堂董事会任职至今,也没有任何一方清仓退股。目前,阮鸿献、刘琼在一心堂的持股仍分别有30.58%、11.33%,截至6月4日对应市值约35亿元、13亿元。

  而且两人早就将夫妻控股企业股权转让给了女儿,离婚后也曾各自借助股权质押、减持等方式,满足各自的事业发展需要,可谓一别两宽。

  只是不知道在一心堂经历变革的关键期,两人会不会再共谋发展大计呢?

责任编辑:杨红卜

  1.吃前一定要进行彻底的清洗和必要的杀菌处理,避免蔬菜表面附着的一些寄生虫、致病菌和农药残留导致人体出现中毒或者是腹泻。/index.p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