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湾区·桥见未来】“更高、更快、更强”背后 1.5万名“深中人”逐梦深蓝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29 05:08:54

  2024年夏天,湛蓝大海上,即将正式开通运营的深中通道如金龙摆尾,由海底隧道连接的东、西两座人工岛宛如碧玉。

  站在主塔高度270米,相当于90层楼高的深中大桥上眺望,南海之滨,珠江口外,巨轮川流不息。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A”字形交通主骨架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全长24公里,跨越伶仃洋,建成通车后,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资金、人才、技术、物资等各项资源要素更加高效便捷流动。

  通车在即,湾区“变小”,产业“做大”。

  然而,在这座志在百年的超级工程,在“更高、更快、更强”的湾区雄心背后,是超1.5万名建设者7年多的逐梦奋斗之旅。

  毫米级“深海之吻”的中坚力量

  在这7年里,43岁的深中隧道沉管安装技术负责人宁进进,让万吨沉管毫米级完成“深海之吻”,并创下连续7节沉管毫米级高精度对接安装的世界纪录。

  12年前,31岁的宁进进参与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工程施工,协助师傅林鸣完成海底隧道33节巨型沉管的浮运安装施工任务。

  如今,宁进进参与了一体船“一航津安1”设计建造全过程,并带领团队创新研发了“自航式沉管运输安装一体船及施工成套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重大科研成果,推动海底沉管隧道施工进入智能时代。

  在他的团队里,35岁的青年技术能手锁旭宏伴随深中通道建设成长,和团队成员一起首次将北斗系统引入沉管施工领域。

  青年老年都是“技术大拿”

  在这7年来,深中通道测量员、90后山东小伙韩秉学的脚步走遍西人工岛13.7万平方米的每一个地方。

  “我的眼睛就是尺!等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的那一天,一切付出都值得。”韩秉学说。

  同样成长的还有被同事戏称为“西岛三英”的刘帅、庞智童、朱义鑫。来自黑龙江、湖南、山东的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参加了深中通道建设,从“技术小白”,成长为“技术大拿”。

  在这7年里,只要现场出现难题,东人工岛施工现场及广州南沙龙穴岛船厂车间的工人们,总能看见年过八旬的深中通道技术专家组岛隧组专家陈韶章的身影。他用多年经验钻研创新,结合实际破解难关。

  在深中大桥上,这7年里,明年即将退休的桥梁建设者沈卫东在工作之余,为“人生的最后一座超级工程”深中通道拍摄了10万张照片,里面记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7年里的汗水、微笑和奋斗之姿。

  5000多个日夜,梦想照进现实

  “每年台风天,上千名工人在海上作业,建设者和设备的安全,都是我最担心和牵挂的。”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范传斌说。

  从2016年深中通道动工以来,在奔腾的伶仃洋海面上,在那些大众未曾踏足的角落,建设者与钢筋混凝土为伴,穿梭在几百米的高空,来回横跨伶仃洋,用双手创造、汗水浇灌了通往诗和远方的世界级跨海通道集群。

  他们的付出,唯有伶仃洋最懂。

  他们的梦想,也将在这一周照进现实。

  那一天,7年筹备、7年多建设,14年里5000多个日夜,1.5万名建设者梦想所寄托的深中通道将正式开通。

  从茫茫大海到长虹卧波架通途,从“零丁洋里叹零丁”到一项项世界级难题被攻破,一个个“深中速度”在创造。

  正如2010年来到深中通道报到,成为001号员工的宋神友所说 ,“有些事,总需要有人去做、去攻坚、去坚持。”

  深中通道建设大事记

  深中通道是首批“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于一体,全长约24公里,通道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1公里,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2016年12月28日

  深中通道先行工程西人工岛开工

  2017年9月18日

  西人工岛振沉第57个超大直径钢圆筒,创造4个半月快速成岛新纪录

  2017年12月21日

  东人工岛开建

  2018年4月27日

  深中隧道沉管钢壳试验段开工建造

  2018年9月6日

  深中通道桥梁工程正式开建

  2019年6月26日

  深中隧道首节沉管钢壳完成制造(项目打造了国内首条大型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并运抵世界最大沉管预制智慧工厂进行浇筑。

  2019年7月24日

  深中大桥东索塔钢吊箱全部下放完成

  2020年6月17日

  首节沉管E1管节在世界首制沉管浮运安装一体船的助力下,完成沉放安装,实现“深海初吻”

  2020年9月20日

  深中大桥东锚碇基坑开挖完成

  2021年6月17日

  深中大桥东主塔封顶

  2021年7月19日

  深中大桥西主塔封顶

  2021年8月30日

  沉管隧道东端首节沉管E32管节完成沉放对接,开创东西两端同步安装的新局面,并突破了超宽、变宽沉管管节在浮运安装方面的世界纪录

  2022年2月 15日

  深中大桥先导索过江

  2022年4月22日

  深中大桥猫道贯通

  2022年5月16日

  深中大桥首根主缆索股完成架设

  2022年6月28日

  中山大桥合龙

  2022年9月23日

  深中大桥完成主缆索股架设

  2023年1月4日

  深中通道海上非通航孔桥全部箱梁架设完成

  2023年1月12日

  深中大桥首片钢箱梁完成吊装

  2023年4月28日

  深中大桥合龙

  2023年6月11日

  海底隧道E23管节及最终接头完成沉放对接,沉管隧道实现合龙

  2023年6月20日

  东人工岛主体结构完工

  2023年11月28日

  深中通道主线贯通

  2024年4月

  深中通道桥梁工程高分通过了荷载试验

  2024年6月16日

  深中通道通过交工验收

  实际上,中乌元首通话也是在积极回应欧洲关切。毕竟俄乌冲突是二战结束70多年来欧洲大陆首次重燃战火,对欧洲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害,安全格局至今仍不明朗。因此,近期欧洲领导人纷纷访华,俄乌冲突都是他们重点关切的问题。而欧洲内部反战声音逐渐扩大,反对拱火浇油的理性观点不断出现,中国政府早先发表的针对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12点立场文件也越发受到欧洲国家的认真对待,这都为中方派出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赴乌克兰等国斡旋奠定了基础。

  说到驱逐舰,此次迎人民海军成立74周年舰艇开放活动中,我们的记者也登上了位于青岛港的导弹驱逐舰开封舰。大家可能有所不知,此次参加开放活动的是第二代开封舰,而首艘开封舰,也是海军第一代国产驱逐舰,已经在2019年退役了。那么现在升级版的第二代开封舰,它上面都搭载了哪些武器装备呢?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到舰上去看一看↓↓↓

  这是一个充满想象空间的结尾,必然的第一联想就是海军陆战队正在模拟登岛作战。而台湾位于西太海域,海军陆战队是两栖精锐作战力量,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维护国家海外利益方面肩负着重要职责。而当下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怀抱,“台独”分裂势力“倚美谋独”,蓄意挑动两岸对立对抗,肆意破坏台海和平稳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此前表示,反“独”促统,台湾当归。对于民进党当局任何分裂祖国的行径,对于外部势力任何干涉挑衅,中国人民解放军严阵以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003年,刘仰刚升任沭阳县副县长,次年底调任宿迁市农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6年调宿迁下辖的另一个县泗洪县工作,任副县长。2008年10月,刘仰刚曾因扮演“孔乙己”而走红网络。

  也就是说,改革几年后,越来越多的申请人选择做“需求导向”型项目。2019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接受中科院主管的《国家科学评论》期刊专访时曾表示,他推测,几年后,需求导向的申请数量和资助金额可能会适当提高,“这个估计一方面来自经验,另一方面也因为基金委会加强对需求导向研究的关注⋯⋯如果现在不能通过改革使资助系统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将会失去机遇。”李静海强调。

  今年1月,德国博世集团也宣布,将投资约70亿人民币在苏州建立博世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及自动驾驶研发制造基地,该企业去年扩建了太仓工厂、在上海开设了新的研发中心。

刘乃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