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加快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建设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30 05:53:14

  中新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 程景伟)“目前,包括佛教典籍在内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仍面临人才不足、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等诸多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大和尚建议,加快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建设。

  此次全国两会,印顺大和尚提出了《关于加快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的建议》《关于加强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开通直飞佛教圣地尼泊尔蓝毗尼航班的建议》《关于协同社会力量助力养老服务,打造“老龄友好型”社会的建议》等三个提案。

  印顺大和尚认为,加强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献进行加工处理,让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与数字化共振,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经典的保护传承,赓续民族文化血脉,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与光彩,具有重要的作用。

  “与存世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体量相比,现有的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规模还存在巨大差距,数字化成果的共享开放水平和深度挖掘能力 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印顺大和尚表示,专业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传统文化典籍数字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应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人才吸引和激励机制。

  他建议,加强各专业机构、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的合作沟通,打通各方资源渠道,完善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搭建开放、交互的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数据库平台。

  在打造“老龄友好型”社会方面,印顺大和尚建议,加快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继续提高养老服务供给的系统性、精准性和普惠性;开展老龄服务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培训,推动养老行业向专业化发展。此外,还可以积极推动宗教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完)

落水女孩终于有了呼吸

  就如同“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的科幻故事也都是人的故事。对人的生存价值、道德良知、情感皈依的叩问和追索,在超越现实的时空中或许能够表达得更加通透澄澈。凡此种种,又应如何在一个大众化的影像故事里成功落地?该剧用人物、场景、视听语言等共同营构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市井味道的现实空间。在科幻题材作品中,这种现实氛围的逼真感,往往是和审美效果的反差性、戏剧性、冲击力、震撼力成正比的。《三体》在令观众产生强烈代入感的前提下,充分释放出了奇幻想象的穿透性魔力,本是远在天边的纯虚构,却令观众生出了近在咫尺的触感。从而,不仅让一些充满哲学意味和终极价值的理念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也让作品中所建构的三体文明和人类文明之间实现了更有质感的互文和对话,为观众搭建起了在人的本质维度上进行外观和内省的参照系。相较于当下某些现实题材剧的悬浮虚空现象,这部科幻剧反倒表现出真切的现实主义观照。

  2023年1月30日,外交部长秦刚同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通电话。

  “师傅说一趟车都不能从咱手中耽误,一趟万吨列车背后就是万家灯火。”正是这句话,让韩毓婧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找到了师傅和工友们扎根这里的动力,努力尽快完成一名学生到铁路工人的角色转变。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加快建设数字河北行动方案(2023-2027年)》(简称《方案》)。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30/58/5194549608908376946.jpg" alt="" />

简志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