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续千年“海丝”文脉 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来源: 中关村在线
2024-06-23 11:17:20

  中新网北海11月27日电 (记者 冯抒敏)2023年“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27日在广西北海市开幕。本届活动周由中共北海市委、北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以“赓续海丝文脉 展现向海文化”为主题,举办汇集文学、书法、美术、摄影、戏剧、工艺美术等9个艺术门类共30项活动。

  北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之一,也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海拥有“珠还合浦”的历史典故、苏东坡“万里瞻天”的历史文脉、千年古港的历史遗迹,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北海市加强对历史文化遗址、特色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和宣介,极力推动与泉州、宁波等城市联合推进海丝文化申遗工作,建成了30多家历史主题博物馆。合浦汉墓群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国家大遗址保护”名单,北海贝雕、合浦角雕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自2019年首届“文化北海”建设活动周成功举办以来,北海市始终致力深度发掘海丝文化、南珠文化等丰富文化资源,发展名人、艺术、网红、夜间、文创等文化新经济,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多元化融合。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奕君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她指出,在全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进程中,北海文化建设亮点纷呈、成果丰硕,建成了银基、海丝首港、高德古镇等一批总投资超 千亿元的文旅项目,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等指标领跑全区,北部湾水彩画多次晋京展出,精品剧目《碧海丝路》多次在海内外巡演,成为广西走向世界的文化

  主办方介绍,北海市通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博览会,结合北海和广西民间文化,形成了“一廊”(书法美术作品展示廊)“二街”(古玩藏品街、工艺精品街)“九区”(观赏石区、国画石区、南流江玉区、特色美食区、少儿才艺表演区、品牌宣传区、网红直播区、葡萄酒文化传播区、疍家文艺展演区)的格局,成为该市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一大亮点,为挖掘展示民间文化和丰富市民与游客的文化生活搭建了新平台。

  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链方面,北海市建成全国首个跨行政区域图书馆联盟共同体,新建图书馆、体育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并投入使用,培育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3个、文化“双创”示范企业3家。

  北海市官方统计,2021年,该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455亿元,占广西该项收入45%。2020年,北海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7%,是广西唯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城市;2022年北海市文化体育及娱乐业工资增长速度排名广西第一,文化产业已成为北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的增长引擎之一。(完)

  红色水利遗产的建造深受地域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影响,当地特有的建筑工艺、号子、音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如今,部分红色水利遗产成为旅游景点,带动了人流物流,助力村民致富、乡村振兴,因而具有显著的文化价值、教育意义和经济价值。

  每日16时,满载20个集装箱的太阳能组件都会通过铁海快线从河北邢台发往全球。

  中山慈善万人行始于1988年春天,海内外乡亲心手相连,点点滴滴的善举汇聚成磅礴大爱,滋润着这方热土。

  春节期间,登陆河南卫视“2023年中国杂技大联欢”的一个滑稽杂技《三个和尚》火出了圈,引起广泛讨论。它的表演者便是来自天津市杂技团的三位演员王磊、何然、王松。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嘉兴2月5日电(张雨滴)2月5日,时值农历正月十五,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在台湾南投灯会上,来自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硖石灯彩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胡金龙的灯组吸引着游客参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明确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这个阶段的本质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显然,中国特色资本市场的发展目标应与实体经济发展目标保持协调一致。

李珮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