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美国大选首场辩论如何牵动市场预期?

来源: 南方周末
2024-06-30 16:40:31

杨帆  遥远  崔嵘  玛西高娃

美国大选首场辩论落幕,拜登的现场表现不及预期,在均有执政履历且政治高度极化的状态下,双方围绕经济、社会与外交议题展开激烈攻防,但整体增量信息有限。预期影响方面,尽管单次辩论的成败并不足以完全左右最终结果,但关于“特朗普回归”的预期或持续发酵。出口影响方面,5月拜登政府加征关税落地以来,外贸企业已有一定“抢出口”迹象,后续需关注围绕“特朗普回归”的新一轮“抢出口”现象,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出口总额将增长约4%。中美关系方面,虽然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地缘政治风险对市场的扰动仍需时间消化,但年内中美关系仍将在“竞争而不冲突”的主线下运行。

辩论情况方面,拜登的现场表现不及预期,尽管单次辩论的成败并不足以完全左右最终结果,但关于“特朗普回归”的预期或持续发酵。

(1)美国当地时间6月27日晚,美国总统拜登与前总统特朗普进行了总统选举首场电视辩论,相比此前惯例,今年的总统候选人首场辩论提前数月举行,规则设定也有所不同。

(2)从两人的辩论策略来看,拜登试图聚焦于其任期政绩,展示稳定与成熟的政策风格,突出特朗普的极端主义倾向,特别是试图回应外界对其健康状况的质疑,复制今年国情咨文演讲的成功效果。而特朗普则试图攻击拜登任内的通胀等问题,质疑拜登的领导能力,特别是试图缓解部分选民对其极端主义倾向的担忧。

(3)从现场表现来看,拜登的辩论策略并未顺利实现,反而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其健康状况的担忧。而特朗普虽然在诸多论点上与事实有所偏差,但总体展示了更好的辩论效果。从CNBC等媒体在辩论后的报道来看,拜登的实时民调与特朗普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4)预期影响方面,尽管根据历史经验,单次辩论的成败并不足以完全左右最终结果,但关于“特朗普回归”的预期或持续发酵。虽然拜登在事后表示仍致力于击败特朗普,但关于“民主党更换候选人”的讨论已在民主党内部与媒体上展开。在理论上,美国两党党代会尚未召开,两人尚未在流程上正式获得党内提名,但此时更换候选人仍面临准备不足等风险,需关注后续事态发展。

政策主张方面,在均有执政履历且政治高度极化的状态下,双方围绕经济、社会与外交议题展开激烈攻防,但整体增量信息有限。

(1)客观来看,短时间的电视辩论更侧重于现场效果,而非专注于政策细节。特别是在两人均已有执政履历、政治光谱高度极化的状态下,在辩论现场候选人难以给出超预期的政策主张。

(2)经济与产业政策方面,辩论重点聚焦财政及美国“再工业化”。财政政策方面,拜登强调提高社保水平并向高收入群体增税,倾向刺激需求;而特朗普则强调减税政策的积极影响,倾向改善供给。产业政策方面,两位候选人均强调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重视制造业与基建;但侧重领域有一定差异,如民主党关注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共和党更关注电网、能源传输及网络安全等领域,且双方在气候与能源政策上观点有本质分歧。总体来看,本次大选辩论在经济和产业政策方面增量信息有限,两位候选人仍延续过往政策主基调,强调各自任内的政绩。

(3)社会议题方面,同样是本次辩论的攻防焦点,如堕胎权、控枪、移民、少数群体权利等。拜登的社会政策主张包括支持堕胎权、支持控枪、促进种族平等、反对死刑和开放的移民政策等;特朗普相对反移民,但在堕胎权议题上持保留态度。特别是围绕堕胎权议题,双方的辩论尤为激烈,拜登称推翻罗伊诉韦德案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特朗普则赞扬了支持废除罗伊诉韦德案的大法官,并表示堕胎立法应由各州政府自行决定。民主党能否通过堕胎权议题重演2022年超预期的中期选举,值得重点关注。

(4)在外交议题上,双方围绕俄乌冲突、对乌军援、北约团结、巴以冲突、对以政策、阿富汗撤军、对华关税等问题展开激烈交锋。而具体在对华政策上,两人并未过度渲染,特朗普以贸易赤字和芬太尼问题对拜登发起质疑,而拜登则称自己任内“将美国对华赤字降低至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

政策风格方面,特朗普近期在敏感议题上的表态有所回收,前特朗普团队核心成员也在对MAGA进行学理化阐释,后续可关注特朗普副总统候选人人选。

(1)从近期特朗普的政策主张来看,其有意淡化极端色彩,这或是在民调领先情况下的竞选策略。例如在移民问题上,特朗普于6月20日表示,应该允许从美国大学毕业的外国学生获得绿卡;在堕胎权问题上,特朗普也在刻意避免极端表述。

(2)诸多前特朗普团队核心成员也在对MAGA进行学理化阐释,将诸多政策主张纳入美国传统的政治框架,进一步淡化极端色彩。以前贸易代表莱特希泽为例,其出版了书籍《不存在自由贸易:改变航程、挑战中国、帮助美国工人》(No Trade Is Free: Changing Course, Taking on China, and Helping America’s Workers)。在书中,莱特希泽将发动对华加征关税与保护美国就业机会和应对气候变化等“进步性目标”相结合,以期在传统的政治框架内论证特朗普对华政策的合理性。

(3)在副总统候选人选问题上,虽然特朗普声称已确定人选但并未正式公布。综合CNBC等媒体的报道,如北达科他州州长道格·伯古姆(Doug Burgum)、俄亥俄州联邦参议员詹姆斯·戴维·万斯(J.D. Vance)和佛罗里达州联邦参议员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或是潜在人选。其均是特朗普MAGA主张的支持者,在经济、外交、社会等议题上的立场与特朗普基本一致。

国会选举方面,近期部分州初选已经开始,但国会选举的不确定性比总统选举更高,或需临近再做观察。

在选举安排上,美国众议院的所有435个席位和参议院的33个席位将于2024年11月5日进行选举。目前已有科罗拉多州、纽约州和犹他州等几个州开放初选,以确定每个政党在国会选举中的候选人。根据Race to the WH截至2024年6月27日的预测,在众议院,民主党有望拿下219.2席,共和党有望拿下215.8席;在参议院,民主党有望拿下48.1席,共和党有望拿下51.9席,最终或仍形成新一届“分裂国会”。但鉴于国会选举更加分散,样本更少,预测难度更大,关于两院归属或需再做观察。

出口影响方面,5月拜登政府加征关税落地以来,外贸企业已有一定“抢出口”迹象,后续需关注围绕“特朗普回归”的新一轮“抢出口”现象,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出口总额将增长约4.0%。

(1)回顾历史,2018年3月,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2018年7月和8月,美国分两批对从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2018年9月,美国宣布对 2000 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宣称将于 2019 年 1 月将关税上升到 25%。自2018年一季度到三季度,在“抢出口”效应下,中国对美出口分别实现了13.6%、11.3%、12.9%的较快增长,四季度关税拖累效应已有所体现,对美出口增速下滑到6.3%。到2019年全年,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2.5%,较2018年下降23.8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轻工制造(皮革毛羽制造、家具制造、食品制造、造纸)、机电产品(机电音像设备、光学医疗仪器、车辆运输设备制造)出口受关税加征影响较大,2019年对美出口增速下降较多。

(2)着眼当前,2024年5月,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宣布在原有对华301关税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自华进口的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半导体以及钢铝、港口起重机、个人防护装备等产品的关税。5月以来,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美东航线和美西航线同比读数保持较快涨幅,指向外贸企业可能已有一定“抢出口”行为。

(3)展望后续,在本次辩论后关于“特朗普回归”的预期或在外贸企业持续发酵,这可能会使得外贸企业更加担心特朗普的全面关税威胁,从而在三季度开始加大抢运力度,提前在海外市场囤货。对出口而言,我们认为当前海外主要经济体已渐次开启补库周期,“一带一路”经济体对我国进口依赖度仍在上升,叠加外贸企业“抢出口”共同支撑年内出口趋势性回温,预计今年全年中国出口总额将增长约4%。

中美关系方面,虽然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地缘政治风险对市场的扰动仍需时间消化,但年内中美关系仍将在“竞争而不冲突”的主线下运行。

(1)短期来看,“新的动荡变革期”在2024年一系列选举活动的作用下开始映入现实,而美国大选将成为牵动下半年全球局势的主线,地缘政治风险对市场的扰动仍需时间消化。我们预计,虽然美国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但年内中美关系仍将在“竞争而不冲突”的主线下运行,实质冲击可控,情绪扰动为主。一方面,对华政策可能成为美国两党候选人炒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需展示“强硬”姿态,争取选民支持,特别是在辩论和集会等场合,候选人的涉华政策言论或引发市场关注。另一方面,在俄乌冲突延续、巴以冲突未明的背景下,拜登政府或需避免在亚太区域“多线起火”,进一步冲击自身选情,保持对华政策的平衡。

(2)长期来看,除美国大选的短期结果外,我们更应透过美国大选观察美国社会基础与内外政策倾向的变化,进而推断其对全球局势的长期影响。一方面,美国对全球性议题的承诺可信度的系统性下降,叠加第三方国家在战略上独立自主的诉求增强,将为我国外交突破和中企出海创造新的机遇。另一方面,美国控制力下降带来的全球力量真空与秩序失衡,也将使局部性的地缘冲突频发,且持续性较强。

风险因素:

美国大选结果不确定性;美国经济状况超预期恶化;中美地缘政治博弈超预期加剧。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6月29日发布的《海外政策时评(26)—美国大选首场辩论如何牵动市场预期?》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除此之外,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此前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光在中国销售的产品可能存在安全问题,比如被操纵、数据泄露,以及其他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中国政府完全有权力进行监管、审查,确认这些产品是否合乎中国的安全要求。项立刚认为,以前,中国市场对美光的依赖性较高,很多芯片由美光供应。但是近年来,由于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制裁,美光等制造商对中国的供应出现问题;同时,长江存储等中国企业也成长起来,中国对美光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许多器件基本可以实现自给自足。

  生态环境部3月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今年3月以来,国内沙尘天气偏多,一是因为下垫面利于沙尘活动。2022年蒙古国降水较20年同期偏少,沙源地植被覆盖较差;而且,3月以来,蒙古国南部和中国西北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5~8度,这导致冻土层沙土快速融化,同时沙源地基本无降水,地表无积雪覆盖,导致大范围地表裸露。

  对于尹锡悦突然抛出的这番涉台言论,就连韩国国内都大为困惑。据韩国《韩民族日报》报道,21日下午,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在国会召开紧急记者会,就尹锡悦涉及台海等问题的言论发出警告称,此举无疑是给韩中关系“火上浇油”,可能造成令人难以承受的外交恶果,稍有不慎就会让韩国民众和企业遭受巨大损失,并敦促尹锡悦访美期间贯彻“韩国不介入台湾问题”的原则。

  “此次来到中国,亲眼看到中国市场的复苏情况,让我对复苏充满了信心。”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和活动推广局首席执行官欧佩珊,上周刚刚结束了对中国上海和广州的访问。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欧佩珊称,今年1月底她刚刚上任昆士兰旅游和活动推广局的首席执行官,中国是她上任之后首个拜访的国际市场,凸显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在疫情之前,中国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第一大国际市场,也是其增长最快的国际市场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军陆战队“蛟龙突击队”,被誉为“陆地猛虎、海上蛟龙、空中雄鹰”,是尖刀中的刀锋,毫无疑问在对台登陆作战中,“蛟龙突击队”将是首批作战力量,宣传片中也表明队员正在执行敌后渗透任务。

  韩国总统尹锡悦18日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表示,台湾问题不仅仅是中国大陆和台湾的问题,而应该像朝鲜半岛南北之间的问题一样,超越地区,视为全球性问题。他还称,韩国将与国际社会一道,坚决反对以实力改变所谓“台海现状”。

柯尧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