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技术赋能“两个文明”协调发展

来源: 金融界
2024-06-29 06:19:53

  以数字技术赋能“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新知新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当前,抓住数字技术发展新机遇,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有助于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

  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技术以其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方式,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其一,赋能实体经济。利用数字技术推进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能够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优化升级。其二,赋能科技创新。数字技术应用于产品创新,能够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开发 成本,促进产学研在创新中各展所长、相互协同,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其三,赋能金融发展。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金融服务全流程,推进传统金融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其四,赋能人力资源。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信息和知识广泛共享,便于劳动者获得更多学习和进入新领域的机会,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高质量人力资源支撑。

  赋能理论传播和文化发展。我国作为文明古国、文化大国,迎来了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思想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机遇。利用数字技术可以将文本和音视频内容转化成为数据信息,有利于实现面向广泛受众的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传播,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把思想理论成果转化为容易为公众所接受和认同的网文、视频和动画等,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利用数字技术建设传统文化数据库体系和数字服务平台等,可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赋能数字文化供给。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形成线上和线下融合交互的文化供给体系,有利于丰富高质量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品在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全链条中均可被数字化,并可突破时空限制投放到智能手机、电视等终端设备上,提升文化产品的传播效果。随着数字文化产品用户数量的扩大,规模效应凸显,生产和传播文化产品的成本会大幅下降,可以更好满足消费者精神文化需求,并进一步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作者吕景春 胡泽鹏 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

  除了内容上的反转惊喜,今年春节档群星闪耀的阵容更是惊喜之一,不过春节档正式拉开帷幕之后,明星效应并没有发挥很大作用。顶流明星王一博主演的《无名》,正式上映前的预售票房在档期内名列前茅,但随着正式上映,以及《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片的良好表现,该片档期内票房只接近5亿,与前两名的票房差距均超过了15亿,今年的明星效应只影响到了春节档开始前的预售阶段。

  艺术美展 点“靓”假日

  当老人有就医需求而无人陪伴时,陪诊师的出现,为解决独居老人的就医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他们的工作感到不解。“一些网友骂我们就是变相的黄牛。”陪诊师晓隐告诉红星新闻记者。

  江苏省发改委党组书记沈剑荣说,我们广泛开展调研,深入了解经济运行中的堵点卡点,特别是市场主体的困难问题和诉求建议,重点聚焦消费市场不振、投资信心不强、外贸订单下降、稳岗扩岗难等问题,以及一些受疫情冲击较大的文化旅游、交通物流、住宿餐饮等行业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诉求建议,出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用政策“暖流”温暖市场主体。

  春节假期刚过,各地重大工程建设工地也开足马力。在雄安新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到雄安新区的“轨道交通大动脉”建设加紧进行,建成后,将实现雄安30分钟到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小时到达北京丽泽商务区的通行目标。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施工现场,近千名工人、上百台大型机械设备同时作业,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三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制定实施扩需求、强主体、增动能的增量政策,充分释放内需潜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要素服务保障,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杨呈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