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感“牵手”民族风 呼和浩特一中学打造3D打印版“太空电梯”

来源: 奥一网
2024-06-29 16:53:17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28日电 题:未来感“牵手”民族风 呼和浩特一中学打造3D打印版“太空电梯”

  中新网记者 陈峰

  随着按钮的按下,一个绘有蒙古包祥云图案的轿厢启动,同学们全神贯注,屏气凝神地注视着它缓缓上升,随着轿厢顺利通过中部,成功到达顶部,教室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欢 呼声。

  这一幕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的课堂上。该校的20余名初中生利用一学年的时间,通过参考多种影视作品及图文资料,利用三维建模和3D打印技术,打造了一个未来感十足的“太空电梯”模型。6月28日,他们的作品正式通过试验。

  作为本次项目的发起人,初一年级的学生刘茵告诉记者:“《流浪地球》电影中的太空电梯一直让我难以忘怀。直到来到3D打印社团有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能够把这个虚拟的东西转化成现实。于是我号召同学们跟我一起把它做出来。”说话间,刘茵看着身后真实可感的“太空电梯”眼神里流露出成功后的喜悦。

  3D打印课教师贾爱楠介绍:“太空电梯”模型的建立,历经从选题到三维建模再到3D打印3个阶段。“我们融合了太空装备科技构想和3D打印相关知识,完成了这样一个作品。同学们需要团队协作,在这个设计制作过程中可以充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和科技创新能力。”

  随着近年来《流浪地球》等科幻主题影视作品的问世,“太空天梯”这一超现实主义的设计进入了民众的视野。记者看到,同学们打造的3D打印版“太空电梯”模型高约一米,细节精致,其中马头造型的柱子,祥云样式的图纹十分亮眼。

  团队成员张溥舒扬手拿平板电脑,将她手绘的设计稿与“太空电梯”成品样式反复对照。

  “在对‘太空电梯’外观进行设计时,我提出了加入蒙古族元素让它变得更有特色,于是我设计了带有马头造型的柱子,并参考了蒙古族传统的祥云纹样,希望让科技与蒙古族元素结合起来,使我们的作品具有民族风。”张溥舒扬说道。

  记者了解到,同学们为了尽可能地还原他们心目中的“太空电梯”,课下多方搜集资料,课上专注于三维建模,还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

  任炜杰是电路组设计者之一,为了解决轿厢上下运动、传动方式以及电机位置安放等问题,他和小伙伴们一起进行了数次模拟实验。“失败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任炜杰笑道,“最终我们选择将电机放在‘太空电梯’顶部,传送方式选择电机加齿轮传动,这才使‘太空电梯’模型终于运转了起来。”

  看着已经大功告成的“太空电梯”,学生李依峰说:“将来我想做一名科技人员,虽然这个职业不像航天员那样英勇,但是我想成为他们背后默默付出的那一个。这次制作‘太空电梯’模型,是我为这个梦想迈出的第一步。”

  3D打印课程作为该校的特色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们的科技素养。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科研处主任任慧敏表示:“通过这次科技教育的实践,促进了学生们跨学科的学习和知识整合,使学生有机会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完)

  15日上午,博斯腾湖的冰面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伴随着鱼把头和渔民们整齐的号子声,120多米的巨网从博斯腾湖的冰面下缓缓拉出,大大小小的鲤鱼、鲢鱼、草鱼等鲜鱼在网中打着滚、撒着欢,场面异常壮观。

  农谚说,桃三杏四梨五年。与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不同,果树种下后,往往需要果农照顾几年之后,才开始结果。一般来说,要想让梨树长出梨子,梨树苗至少要种上5年才行。

  “这相当于对正在运行中的动车进行动态‘体检’,”分析员张楚涵滑动着鼠标说,“我们今晚需要分析11组动车、27000多张图像。”她告诉记者,这还不是最多的,高峰期分析员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检修40至50组动车,每天敲击鼠标上万次。

  侯凯表示,2023年,审计部门将围绕财政、货币、产业等五大政策取向,突出纲举目张的重大问题,立足经济监督定位,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美国媒体此前披露,拜登的律师去年11月2日清理拜登的一间私人办公室时发现一批保密文件,这些文件的日期处于拜登担任副总统期间。此外,在拜登特拉华州住所的车库和一间房间内也发现一些涉密文件。

  此前,中山小榄、横栏等镇上高速需30-40分钟左右车程,中山西环开通以后,市民仅需10分钟左右即可进入高速。中山西环通车后,中山西部地区通往大湾区各城市中心将更加便捷,30分钟可达珠海金湾机场及澳门,1小时可到达大湾区各城市中心。

倪武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