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多地成立海洋发展局有何深意?

来源: 央广网
2024-06-09 09:06:59

  加快建设海洋强省,广东有新动作。

  今年以来,广东省内多座城市成立了专门的海洋部门。其中,深圳、珠海、阳江阳西县分别成立了海洋发展局,湛江则成立了海洋与渔业局。

  未来,广东是否会有更多地方设 立海洋发展局,目前仍是个未知数。不过,这一举动侧面反映了广东各地强化陆海统筹、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

  1.组建新部门,有何用意?

  仅看名称,这一轮新成立的海洋发展局或海洋与渔业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过去的海洋局或海洋渔业局。

  在2018年的机构改革中,国家层面组建了自然资源部,不再保留国土资源部、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自然资源部对外保留国家海洋局牌子。与之对标,广东的相关机构也作了相应调整。

  这一调整有助于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叠等问题,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原来的国土部门与海洋部门的职能整合,更有利于实现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

  不过,直至目前,从省级层面到市县层面,一些与海洋有关的管理职能仍分散在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不同部门。

  以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深远海养殖为例。2023年,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提到,深远海养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业农村(渔业)部门负责深远海养殖生产的监督管理,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养殖海域使用的监管,生态环境部门负责养殖生态环境的监管。

  这就意味着,如果企业想要涉足相关产业、办理有关审批事项,很可能需要到不同的部门机构提交申请。当然,广东的不少地方都成立了相关的工作专班。但如果在一些有必要、有条件的地方,进一步整合相关职能,能够进一步理顺审批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跑动,也能够更好服务产业经济和企业的发展。

  除了湛江海洋与渔业局,广东各地目前成立的新部门均以海洋发展局命名。顾名思义,“海洋”是对象,“发展”是目的,推动海洋经济和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成立这一部门的目标所在。而湛江是广东的渔业大市,因此在单位名称中突出“渔业”顺理成章。

  在广东全面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的当下,在深圳、珠海、湛江等地成立海洋发展局、海洋与渔业局,可以理解为因地制宜地建立现代海洋综合管理体系、提升海洋资源保护和利用效率、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积极探索。

  2.这几地率先成立,为什么?

  为什么广东会在深圳、珠海、湛江、阳江这几地率先成立海洋发展局、海洋与渔业局?

  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这几个地方均为广东沿海的海洋强市、海洋大市,在海洋强省建设中都肩负重要使命。

  今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珠海、湛江、阳江等市均被“点题”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

  拥有260多公里海岸线的深圳,则在近几年相继提出海洋强市、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海洋强国战略的城市范例等城市定位,重点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海洋高端装备、现代海洋渔业和海洋新能源等产业领域。

  近段时间以来,这些地方新设立的海洋发展局在公开报道中密集“露脸”——

  2024深圳国际渔业博览会主题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深圳专门成立市海洋发展局,是为了统筹推进全市海洋领域各项工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高标准打造海洋新城等重大平台,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努力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再看珠海。珠海市海洋发展局成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海洋新质生产力暨涉海企业“盘根计划”座谈会,邀请当地企业代表,就珠海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当地的公开报道称,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将重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湛江在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海威1号”“海威2号”等养殖平台先后在湛江落地投产。数据显示,湛江全市水产总产量和总产值已连续20年居全省首位;海洋牧场装备制造能力突出,网箱网具销售量占全国约六成。

  湛江本地媒体报道称,重新组建海洋与渔业局,将进一步强化海洋综合管理职能,建立集中统一的现代海洋综合管理体系,统筹推进海洋经济、海洋科技发展和海洋资源保护利用。

  海洋发展局成立后,将承担哪些使命?截至目前,广东新成立的几个海洋发展局尚未有过多的公开资料,较为“神秘”。不过,透过这些公开报道不难发现,统筹推进海洋领域各项工作,加快培育形成海洋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其重要使命。

  3.海洋新质生产力,如何破题?

  事实上,在海洋领域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这绝不仅是深圳、珠海等几座城市独自面对的命题。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作为我国海洋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挑起大梁当仁不让。

  6月6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全省海洋经济总量已经连续29年居全国首位。从近几年的数据表现来看,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常年占GDP总量比重超十分之一,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约五分之一。从产业来看,广东的海洋电子信息、海工装备制造、海上风电等海洋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备突出优势。

  因此,广东发展好海洋经济,对于推动本省经济增长、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均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这对广东加快海洋强省建设带来更高要求——要在已有的发展优势基础上,加快培育形成海洋领域的新质生产力,进而打造新的增长点。

  往省内看,广东的海洋资源禀赋较为丰富,4000多千米的海岸线将14个沿海地市串珠成链。经过长期发展,这些沿海地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海洋产业。在“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的当下,继续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海洋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也能成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抓手。

  而放眼全国,成立海洋发展局的举措并非广东所独有。今年以来,浙江、海南等不少沿海省市成立了海洋厅(局)或海洋经济发展厅(局)。由此也可以看出,沿海各地正发力发展海洋经济,对广东形成了无形的赶超压力。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海洋强国建设实验室”执行主任向晓梅认为,广东海洋经济要保持优势,就要继续推进科技引领,通过强链、补链和融链推动产业集群化,加强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之间的协调联动,利用优质的海洋资源,加强陆海统筹,优化公共服务管理。

  在此背景下,成立海洋发展局,有利于相关沿海城市在顶层设计上形成合力,在科研攻关、成果转化、项目落地等方面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倪虹指出,要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参与城市建设和更新,推动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要为人民群众建造好房子,提高住房品质,探索建立房屋养老金制度,为房屋提供全生命周期安全保障。要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城市更聪明、更智慧。要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建筑业企业“走出去”,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希望中国银行走在前列,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开展更加深入广泛的合作。

  参与祭典的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陈镇湘表示,两岸都是一家人,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要让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代代相传。两岸共办伏羲祭典,可以增进文化交流,促进和平共好。

  没有人会击败时间,二十年悲欢如梦,郑智的足球生涯经历了中国足球历史上可能是最特殊的一段时光,郑智的职业生涯,也与这段特殊的时光融为一体。或许没有哪名中国运动员的经历和过往,能再达到郑智这般丰富。

  华为公司表示,华为会持续保护创新成果,在全球市场构建高价值专利组合,在“公平、合理及无歧视”的原则下通过交叉许可或付费许可实现专利技术合法共享使用,推进技术的普及,从而推动行业繁荣和社会发展。(中新经纬APP)

  如果说2006年世界杯预选赛是郑智的遗憾,那么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则是国足更大的遗憾,因为相比起2006年,国足的机会更好。

  根据方案,整合原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海洋局、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担负的多项职责,组建生态环境部。

郑彦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