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侨侨眷忆端午 粽香聚侨心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12 11:40:54

  中新社福建宁德6月10日电 题:归侨侨眷忆端午  粽香聚侨心

  作者 林榕生 黄玲玲

  “以前在海外,包的不是粽子,是乡愁、是幸福。”现年81岁的印尼归侨、东湖塘华侨农场退休职工陈金雄10日向中新社记者回忆道,那时候条件相对艰苦一点,端午的时候没地方买粽子,只能自己包。

  1997年,东湖塘华侨农场获批成立闽东华侨经济开发区。后历经升格,这个开发区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

  陈金雄是1964年回国被安置到这里的。站在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东侨”)的东湖边上,他感叹道,怎么也没想到,当年的一片滩涂地,已变成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宜居新城。

  “没想到发展得这么好、这么快。”陈金雄说,现已退休的他时常和老伴逛逛公园,和老友们聊聊天、打打扑克牌,乐享晚年生活。

  时值端午佳节,东侨华侨新村社区举办“我们的节日·端午——多彩端午 乐在其粽”主题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社区内归侨侨 眷之间的情感交流

  折粽叶、装糯米、放馅料、弄扎绳……活动现场,社区干部和归侨侨眷一边话家常、一边包粽子,不一会工夫,一颗颗粽子便呈现在大家眼前,欢声笑语中弥漫着粽叶的清香。

  陈金雄说,现在大伙儿的生活越过越红火,这不仅仅是一次包粽子活动,更是一次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聚会,“希望这样的活动年年办,办出创新,办出华侨特色”。

  58岁的苏永英是越南归侨,也是华侨新村社区居民。她说,自从2007年社区成立后,每年都有举办包粽子活动,擅长包粽子的居民都会积极参与,邻里邻居欢聚一堂,节日的氛围非常浓厚。

  “早年在越南的时候,每逢端午,我们在外的侨胞们都会相聚在一起庆祝,通过包粽子来寄托乡情。”苏永英称,越南当地也会过端午节,也有包粽子,只是粽子有各式各样的,比如红蓝粽、越南方粽等等。

  36岁的陈银龙是印尼归侨子女。在他的记忆中,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印尼烤粽。印尼烤粽工序比传统肉粽复杂些,要先用红葱、胡椒、豆蔻等腌制好肉末,加入虾米和干贝炒制,将其包入煮熟的糯米中,再将糯米饭和肉馅用香蕉叶包成枕头状或圆条状,绑结实后在炭(柴)火上烧烤。

  “每年过节的前一天,母亲都会提前一天把肉腌好备用,并加入独制的配料,味道非常好。”陈银龙说。

  <strong>图书行业负责人 孙永华:</strong>儿童书籍是拉动整个图书大盘增长的一个类目,它的形式非常丰富,互动性更高。知识类的绘本,包括挖掘中国古典文化的这一类型的绘本就更多了,相比去年,它更成为一种趋势。

  相对于电视上的春晚,小剧场的二人转更接地气。“正月里来是新年儿,大年初一头一天儿……”,男女老少都会哼上几句的《小拜年儿》,年年唱年年有味儿。

  新桥村党委副书记高锋通过翻译向两位外国友人介绍了保嗣酒的“前世今生”,并告诉他们今年村里共有12名男子年满18周岁。Delon和Nevilleen坦言,他们第一次见识到原来还有这样的成人礼仪式。

  除了与家人团聚,黄柏翔这次回到台湾也见了不少老朋友。“很多台湾的朋友都在问什么时候可以去大陆,包括旅游、工作等等,我看到很多人对两岸交流是很期待的。”他说。

  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1亿元,下降4.8%。绿色消费需求逐步增加,全市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商品实现零售额104.1亿元,增长87.5%。网上零售等线上消费实现较快发展。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315.8亿元,增长17.4%,高于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23.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5个百分点。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8/286451792.png" alt="爱上中国风丨“一带一路”乐队:用歌声向世界介绍中国" />

陈逸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