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多部下线 广电总局整治违规微短剧

来源: 奥一网
2024-06-14 03:19:53

  自去年以来,广电总局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针对部分内容呈现低俗同质化的问题,下线了两万多部微短剧,有效净化了行业生态。站在行业风口的“微短剧”为何迎来强监管,“微短剧”市场巨大,吸引用户,又该如何留住用户?行业治理未来如何发力?我们一起关注。

  微短剧网上异军突起 一度单日上线2.7部

  实际上,微短剧不是什么新鲜名词,通过字面就很容易 理解。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定义,微短剧,全称为网络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剧集。

  相较于传统剧集,微短剧具有短小精悍、节奏明快、更新迅速等特点,观众能够在一天的碎片化时间里快速刷完十几甚至几十集的一整部微短剧,所以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用户青睐。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数据,2021年微短剧全年备案数量为398部,2022年备案数量接近2800部,同比增长600%。有调查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各网络平台共上线微短剧480多部,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的数量,相当于平均一天就要上线2.7部。

  这么多微短剧,我们就先去问问大家,您平时会刷这种微短剧吗?

  微短剧风潮兴起,成了眼下网络视频的“新风口”。

  调查显示,微短剧的单集时长短,制作成本较低。有的微短剧一集剧1分钟,拍摄成本只需要5000元起步,但是投资少、见效快。微短剧行业的月充值金额,已经从今年6月份的4000万元增长至10月份的6000万元,据行业数据预测,预计2023全年将达到250亿至300亿元,这个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那么,微短剧是如何带来井喷式流量的?又如何盈利?来看记者的观察。

  随意跳平台 中途要充值 微短剧投诉激增

  获取商业利润、培养创作力量的同时,呈现井喷式增长的微短剧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在消费者投诉平台上,有不少网友反映,在小程序上看微短剧遭遇虚假宣传却投诉无门。有的用户称,在一个短视频平台点击了相关链接,但是需要跳转到另一社交平台,充值后发现被欺骗,想把钱退回才发现根本没有客服的联系渠道。另一网友在投诉平台上反映称,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刷微短剧,网络广告上宣称“9.9元解锁本剧全集”,但仅看到一半就被要求再充值。不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频发,一些微短剧更是内容低俗,存在不良价值观导向,这也早已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广电总局与多平台开展微短剧治理工作

  针对网络微短剧内容良莠不齐、运营模式乱象频出的现象,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持续开展治理工作,并发布多项管理措施。各网络平台也相继开展对违规微短剧和相关账号的清查处置工作。

  近日,徐州市铜山区举办了一场乡镇专场就业招聘会,吸引了众多招聘单位前来参加。

  “算力是数字化时代的基础设施和核心动能,通过计算设备,按需求对数据与信息进行处理的能力就是算力。”安永大中华区数据智能咨询服务合伙人陈剑光表示,算力的狭义内涵是设备每秒可处理的信息数据量,单位是每秒的浮点运算次数(FLOPS),即每秒浮点运算次数,用于衡量计算机的算力和执行效能。尤其是在使用到大量浮点运算的科学计算、图形图像处理、AI应用等领域,算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计算的精度和效能,对于科研、生产制造、商业应用有直接的影响。

  “收入再高些”“孩子能考上个好大学”“不但葡萄满山坡还要游人如织”……村民们愿望清单中的收入、团圆、健康、教育、文化生活5个高频词,蕴含着民众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谭英换被当地民众称为“公益痴人”。她看完寻亲视频后,转身在张贴于墙壁上的地图中搜索。“我习惯先看地图,再借助手机的地图软件搜索。”谭英换告诉记者,在她的手机中,保存着数百条视频、上千条录音以及300余个微信群,都与寻亲相关。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桂林2月5日电 题:广西大寨村:从“老房子过冬”到“新民宿过年”

  针灸、推拿、拔罐……在一个没有空调的诊室里,刘洪波顶着30℃以上的高温,为患者一一进行诊治。治疗同时,他积极向当地医生手把手传授中医技术,悉心指导直到对方掌握。

游郁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