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大器官移植中心”上海成立 造福更多终末期器官衰竭患儿

来源: 舜网
2024-06-16 02:00:55

  中新网上海5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儿童大器官移植中心”21日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揭牌成立。

  今后,“儿童大器官移植中心”将进一步整合心肝肾移植团队,重症医学、麻醉、临床药学、检验医学、病理学等支撑团队,完善“移植前评估—登记—手术—移植后随访”的全链条多学科体系,规划大器官移植中心病房,进一 步开展小年龄受体肾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等更高难度的手术,促进移植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该中心将积极努力开展肺移植、肠移植、胰岛移植等满足各类患儿的需求,推动儿童大器官移植的全面发展。

  “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衰竭患儿的迫切需要,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早在2002年就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始器官移植探索历程,先后与成人医院合作开展了数百例的心肝肾移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院长王艺当日表示,2022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批了心、肝、肾器官移植资质,从2022年12月,该院成功开展第一例器官移植手术至今,手术数量已突破百例。其中,肾脏移植89例、肝脏移植9例和心脏移植4例。

  据了解,专家们不断挑战高难度手术,成功开展极低体重双供肾整块肾移植、极低体重供肾(<5kg)单肾移植、跨代亲属供肾儿童肾移植等手术。据悉,如今,肝移植除了用于治疗儿童常见的胆道闭锁外,还应用于肝母细胞瘤、Alagille综合征等复杂胆道系统疾病的治疗,使得急慢性肝衰竭、难治性肝肿瘤等疑难危重症患者有了新的希望。(完)

  维拉贝尔米罗体育场是巴西桑托斯足球队的主场,也记录了贝利辉煌足球生涯的闪耀时刻。从1956年到1974年效力球队的18年间,贝利出场660次并打进643球。

  光大证券认为,商业银行负债成本管控仍有必要性。结合调研情况来看,2023年银行将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发力负债成本管理:一是高成本负债压量控价,部分协议存款、大额存单、结构性存款、通知存款等高利率负债仍需持续压降;二是增加低成本资金留存,通过扩大客群基数、推进场景建设、强化业务协同联动等方式,增加低成本、交易类资金沉淀;三是用好用足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提供的低成本资金。

  告别不容易的2022年,2023年元旦假期的复苏势头,给今年的经济形势开了个好头。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首个消费节点,城市的“烟火气”归来了,人们“出门转一转”的热情提升了,而这背后则是社会经济恢复常态,进一步繁荣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强大意愿。

  顾清扬认为,RCEP确定的原产地累积规则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创新。“这一规则允许区域内国家通过积累附加值获得原产地证明,使得相关产业布局可以更灵活地遵从效率原则,这将有力促进成员国之间的产业链供应链整合。”

  就排队主体来看,随着大型银行基本完成上市,城商行、农商行自然而然成为了接棒者。这类银行大多上市进程较为缓慢,目前正在排队的多家银行已等待了3、4年。比如,亳州药都农商行、安徽马鞍山农商行、江苏海安农商行、江苏昆山农商行早在2018年就已被受理。

  当下,商业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负债端成本较高,中小银行成本管控压力相对较大。展望2023年,业内人士认为,压低高成本负债规模将成为银行工作重点,建议增加低成本资金留存,用好用足低成本资金。

吴国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