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侯金龙:华为今年目标部署超过10万座超充桩,实现有路的地方就有充电

来源: 猫眼娱乐
2024-06-16 18:48:08

中文亚洲无线吗AV------------  江西该通告还规定,除医疗机构、养老院、福利院、中小学、幼儿园等特殊场所外,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小区、进入公园景区、商场超市、宾馆酒店等各类公共场所,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再查验健康码、不再扫“场所码”。iXTPL-nULpywEj52YM8HgenTX-华为侯金龙:华为今年目标部署超过10万座超充桩,实现有路的地方就有充电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4于3月15日-17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华为董事、华为数字能源总裁侯金龙出席并演讲。

  侯金龙在演讲中谈到,造车已经进入2.0的阶段,电动车、混动车各种造车技术已经普及。但是整体消费是不平衡的,西部、北方的消费增量还比较低。同时,在车型方面,最大量的A级车的普及、消费比较低,另外重卡、大的商用车普及率还是比较低的。

  因此他认为,不是智能化发展不够,更重要的是电动化的消费普及还不够。关键的问题还是补能的焦虑和里程的焦虑,这仍是影响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车的首要因素。

  “我们看到城市里面很多充电桩,但是路上、乡下没有,北方更是没有。现有的充电基础设施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布局不合理、设备故障多、充不上、寿命短、用户体验差、充电慢、土地和电力资源的浪费以及安全隐患,这都是当前影响电动汽车消费的关键因素。但是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也很重视”,他说。

  侯金龙指出,高压充电快充电动车进入商业成熟,预计到2025年市场上将有150款以上高压快充车型,并且如果你不是高压快充车就已经是落后了。

  此外,在他看来,B级车现在发展势头迅猛,但是真正电动的普及化看两头:一个是最低阶A级车,这是最大量海量的,第二是商用车。

  侯金龙表示,所有车型都在加速向高压化、超充化发展,因此加快以超快充为主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目标网建设正当其时,加快建设以超快充为主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应该多方受益:

  1、用户体验上,用户充得上、充得快、充得好,享受即插即充、即充即走,像家用电一样方便,应该是有路的地方就应该有超充,实现出得了城、下得了乡;

  2、运营的高收益,现在充电基础设施质量3-5年,但是作为一个基础设施,它的寿命就应该达到15年以上,15年以上的生命周期设备支持面向持续演进,降低运 营成本,实现运营商商业闭环高收

  3、让电动车更普及,超快充网络普及可以避免续航里程担忧,电池容量将减少,以后成本更低,但超快充延伸到A级车和商用车领域,电动车才能真正走向快速的普及、全面的电动化;

  4、让电网更友好,智能充电应用光储直柔有序充电、需求响应、VPP虚拟电场等技术,通过智能调度管理,让海量的电动车成为移动储能,作为电网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对电网的支撑;

  5、资源可以高效利用,通过统一的规划建设,集约化部署城市超充圈,这对城市治理来讲,不管土地资源包括公共电力资源的效率会更高;

  6、城市治理更安全,资源向公共充电场站提升,接入标准设备质量更高,消防安全可以更好,应该可以大大降低驻地场景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和财产损失,这也是很关键的。

  所以,他建议构建以超快充为主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要遵循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监管。

  他介绍到,华为去年提出要助力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一张网和高速一张网,通过大半年的践行,“一秒一公里”、“一杯咖啡,满电出发”已成为超充的代名词。目前华为已发布面向A级车的高压平台,去年到现在大概全国两万座超快充已经投入运行,今年目标是和伙伴和客户一起部署超过10万座超充桩,实现有路的地方就有充电,助力汽车的电动化全面普及。

  最后,侯金龙呼吁到:

  1、建设以公共充电场站为主的超充基础设施体系,解决充电安全管理和电力设施部署的难题;

  2、新建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以支持演进的超快充网络为主,实现高质量发展;

  3、希望各个车企加快A级车和商用车超快充车型的规划,加速电动车普及化;

  4、呼吁社会各界对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给予便利与支持,包括比如说土地期限。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李昂

  意见强调,要加强源头治理。养老机构要规范内部管理,依法签订服务协议。民政部门要制定养老服务质量信息公开模板,张贴宣传简报,公开举报方式,公布依法登记备案的养老机构相关信息,引导老年人及家属理性选择。

  共同居住人应尽量避免去隔离人员居住的房间,避免共用卫生间和生活用品。如果要与居家隔离人员进行直接接触或处理其污染物,一定要做好防护,及时对双手进行消毒或清洁。

  邓仲良表示,伴随户籍制度深化改革稳步推进,基于常住地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正在建立健全,居住证制度使得更多的流动人口能够享受本地公共服务,近年来中国人口转变特征日益凸显,这也使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公共服务可及性越来越成为影响人口流动的一种潜在拉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