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来源: 上观新闻
2024-06-27 13:00:32

  中新网6月27日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手抓,广泛应用新技术,因地制宜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中国新闻网联合出品“新质生产力十问十答”专家谈栏目,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新质生产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什么 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三部主任毛科俊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代表了产业升级方向,已经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

  毛科俊指出,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提供了巨大空间,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

  在他看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战略性新兴产业越来越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主阵地、主战场,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半导体、生物、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以抢占新兴产业发展主导权、掌握未来竞争主动权。

  毛科俊表示,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总体呈现创新能力提升、集群发展提速、融合发展提效的良好态势,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力量。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已超过13%,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重点领域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新能源发电装机量等稳居全球第一,在5G、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一定领先优势,打造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毛科俊认为,下一步,要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抓手,不断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打造更多支柱产业,强化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

  二是提升政策支撑和统筹协调力度,强化财税、金融、产业、投资、科技、环保、区域等政策统筹协调,在谋划发展战略、集聚高端要素、优化市场环境、培育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发力,加强全产业链攻关、全要素支持、全生态发展。

  三是按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构建梯次培育发展体系,在部分地区率先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三里河”工作室)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从《高思在云》到这两年最新出版的《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在朱教授的学术生涯里,您觉得他学术思想的流动出现了哪些新变化?</strong>

  2009年,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开始承担中俄人文合作项目“黑水城文献与西夏研究”。2010年,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和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签订协议,成立中俄西夏学联合研究所。多年来,经过两国专家的紧密合作,先后出版了《西夏文献研究丛书》《西夏文献丛刊》《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释录》等系列成果。2018年,中俄两国启动了包括俄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研究在内的新一轮西夏学联合研究。(完)

  田峰的农业“情”源于2011年,在外打拼多年后,他决定返乡创业。

  时隔百天之后,兰州8日迎来持续数小时的降雪,在当地民众的“朋友圈”内,也掀起一场“晒雪景”的摄影大赛,通过一张张照片分享体味难得的“冬趣”。午后时分,兰州知名旅游打卡地黄河风情线上游人不绝,笼罩在纷飞雪花中的黄河两岸,随升腾而起的水雾显得若隐若现,颇显神秘色彩。

  “李响出生在市井家庭,他不是那种板板正正的警察形象,不端着。面对唐小龙唐小虎的时候,他会选择透露一点安欣的身世去震慑他们。”在李健看来,李响的成长环境注定他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会更加圆融,而如何将“市井气”融入角色中,塑造一个真实又不失正气的刑警形象,对演员来说是一大难点。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近年来,安吉从数字赋能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起步,在成功变现生态资源的同时,重塑着人们对数字化改革及其价值的认知。

王诗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