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放流珍稀特有鱼类 50多万尾鱼“安家”长江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18 20:32:17

  中新网重庆6月17日电 (梁钦卿)为恢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资源,50余万尾鱼17日在重庆市江津区米邦沱码头被放归长江,此次增殖放流的鱼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胭脂鱼、岩原鲤,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以及名优鱼类中华倒刺鲃4种。

  当天,由重庆市林业局、江津区人民政府主办的“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2024年增殖放流活动”在江津区米邦沱码头举行。

  本次增殖放流采用切鳍标记、体外标志、内藏可视标志、化学标志等标记方法,按照珍稀、特有种5%,名优种1%的标记率对放流的1.7万余尾苗种进行标记。此外,活动邀请了5位专家对苗种标记、抽样、测量、称重、装车、放流等整个过程进行监督、指导和验收。

  西南大学渔业资源环境研究中心主任姚维志表示,在长江十年禁渔的背景下,恢复长江水生生物资源十分重要,增殖放流工作也在不断优化和完善。当前,增殖放流的主要目标就是恢复种群,对长江里衰退比较明显的物种进行补充。

  他还介绍,现在放流的种类和数量也更加科学合理。重庆每年都要根据上一个年度水生生物资源的监测情况,来制定下一年的增殖放流规划。“我们现阶段能够放哪些鱼类,每种鱼放多少数量,都是在调查的基础上科学确定的,而且这个规划每年都要进行修订。”

  据了解,自2020年以来,长江上 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庆段共开展增殖放流活动30余次,放流鱼类14种共1000余万尾,其中长江鲟、胭脂鱼、岩原鲤等珍稀特有鱼类400余万尾,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重庆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王维表示,本次放流有助于珍稀特有鱼类种群数量的恢复、群落结构的改善以及水生生态的修复,同时进一步增强社会各界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完)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终于开始了,相信很多球迷都在期盼着一届的世界足坛盛会,渴望看到世界强队和大牌球星在赛场上的表演。而作为中国的球迷也很期待也很开心,但是因为世界杯又一次没有中国队,所以总觉得内心缺了点什么。要知道中国的球迷群体是非常庞大的,如果中国队能够进入世界杯,那么世界杯的关注度绝对会比现在翻一番。只可惜我们的国足实力不济,未能进入世界杯的决赛圈。

我想了想,纠正他:“我平时这么忙,不是为了忙而忙。就是为了当我想看球的时候,我就看球。”

科技的发展,让以往世界杯报道期间,赛前各种谁将会是“新星”之类的话题不再是热门,因为如今只要有足球比赛,随处可以遇见转播,所谓的世界杯新星也就不复存在,几乎每一支参赛队的每一名参赛球员都是师出名门,让人知根知底。于是,世界杯究竟该看什么?接下来科技的发展又将如何影响世界杯足球赛的变迁?没有人可以预知。

我去……施洛特贝克你要是世界杯比赛里打进这么一个进球……

21年来目睹多哈变迁与发展

卡塔尔世界杯5大创新技术

杨轩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