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幅绘图摄影作品见证山西考古历史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28 02:39:36

  中新网太原6月27日电 (记者 胡健)“妙手天成——李夏廷考古绘图展、梁子明考古摄影展”27日在山西省太原市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开展,展览展出李夏廷和梁子明的87幅作品,涵盖了考古现场、遗存、器物等多个方面,展示了老一辈考古工作者的风雨历程。

  考古摄影和考古绘图伴随考古学在中国已走过百年历程,无数考古工作者用胶片和画笔再现历史。李夏廷、梁子明分别是山西省考古绘图和考古摄影方面的前辈,他们用画笔与镜头见证了山西省考古事业的发展成就,为山西的考古事业作出杰出贡献。

  本次展览共展出李夏廷和梁子明的87幅作品,涵盖了考古现场、遗存、器物等多个方面,展示了山西考古绘图、考古摄影的主要成绩和老一辈考古工作者的风雨历程,呈现了以李夏廷、梁子明为代表的老一辈考古人精益求精、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追求和考古情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党委书记郑媛介绍,李夏廷从事文物绘图工作近五十载,其所绘的考古器物图,不仅数量多,而且涵盖的时代长、范围广、品类繁杂,他以方寸之地科学地表现器物和遗迹的基本特征和结构,用一支画笔描绘文物之美,守护文化遗产;梁子明从事文物考古摄影五十余 年,拍摄对象大到方圆几十里的古遗址、小到一个小米粒,积累了大量的珍贵图片资料,用镜头见证了山西考古历史。

  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曹维明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展览深入挖掘晋阳文化所蕴含的文化特征和特点,激发民众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来。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作为太原第101座博物馆,从“国保”实物样本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基因和元素,以数字化技术打造多个沉浸式体验场景,旨在让文物更“鲜活可触”,正是传承城市历史、打造文化新地标的新举措。

  本次展览由太原市文物局主办,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承办。(完)

  连结员刘利衡在股道间来回奔忙,穿梭于车厢连接处。虽已是寒冬,但他依旧干得满身热气蒸腾。

  “春运期间,国铁南宁局还铺画了南宁到杭州、广州、成都等方向的临时旅客列车,以及广州、深圳方向为主导的夜间动车组列车,运输能力与2019年持平。”赵荃表示,国铁南宁局还将根据旅客的出行需要,随时启动春运临客,重联动车组列车,或者是加挂普速列车。

  其中,第一单元展示晚清时期民间瓷艺人结合山水画法创新的“浅绛彩瓷”,标志中国文人瓷画的开端;第二单元展示民国初期的杰出代表——景德镇瓷业美术研究社和“珠山八友”新粉彩瓷的作品,他们进一步促进景德镇文人瓷画艺术的革故鼎新;第三单元展示在文人瓷画的影响下,景德镇民国制瓷业改良青花、古彩、粉彩等传统陶瓷品种并引进新彩技术,呈现百花齐放的新景象。

  虽然种菜有奖励,但农户积极性却不高,陈林先说,一是受传统生产观念的束缚,二是不会种、不敢种、怕赔钱。一人富不如家家富,他主动当起“蔬菜种植顾问”,免费给农户提供菜苗,上门指导种植技术。就这样,种菜的农户年年增多,钱袋子也鼓了起来。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大棚面积达1800多亩,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村”。

  那时的中国,羽毛球普及程度不高,训练场地十分有限,王文教等人只能在天津基督教青年会的礼堂里训练。

  为了更好服务企业,红桥区全面推行承诺制审批、容缺后补等举措,全区90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实行清单化管理,减少各类证明材料376项,深化“网上办、掌上办、不见面”等政务服务模式,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天。

蔡依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