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通院专家:人才培养激活企业数字化转型,实际应用成关键

来源: 封面新闻
2024-06-03 15:03:38

  中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保持稳健增长,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在数字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其背后都离不开人才支撑,当前数字人才培育已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在政策层面,国家已显示出重视。今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发布《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旨在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数字人才的缺口仍较大。据测算,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仍在不断扩大,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 涌现,对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梅杰同样关注到了这一趋势,他提到,在五年前企业可能会认为数字化是IT部门中十几个人的事,但现在大部分企业会要求企业管理者及业务骨干都具备数字化能力。据他观察,企业数字化人才的比例从原来的10%,到现在变成40%或50%甚至更高。

  不过他亦指出,当前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员工学习数字化技术之后如何具体应用并有实际产出,这也是数字化工具在企业中落地产生价值的过程。

  对此,梅杰认为可以借助“杨三角”理论来帮助理解企业如何更高效培养数字化人才。该理论模型由员工思维、员工能力、员工治理三方面组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员工思维可代表是否具有学习数字化技术的意愿,员工能力意味着是否具有数字化能力,员工治理则代表企业是否能提供数字化平台让员工发挥所长。

  借助这一模型,梅杰建议,企业在培养数字化人才时首先需要激发员工的数字化学习意愿,同时配置合理的企业员工能力建设计划,并借助数据工具平台降低员工的学习门槛和时间周期。

  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的邹俊撰文分析称,面对特斯拉的“鲶鱼效应”,需要进一步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围绕江浙沪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配套需求,立足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和带动提升价值链高端,策划引进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及电控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发展。

  2021年6月,经党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决定,对在县(市、区、旗)委书记岗位上取得优异成绩的103名同志,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予以表彰。马秀兰为其中之一,也是其中10位女干部之一。

  “北京和上海等城市,已经在探索当地国企或城投平台在保障房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包括不计短期的亏损来增加保障房的供应,进而实现规模化供应。”李宇嘉说。

  “所以思想上没有统一,没有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仓促扩军会产生一些问题。从CBA公司的角度来讲,对CBA扩军保持积极稳妥的态度。如果CBA扩军,要把这个事情放在CBA联赛未来发展的整体计划当中来考虑。第二点最重要的是把CBA扩军放在中国篮球整体发展的未来计划中,不是CBA公司一家说了算,也不是20家俱乐部说了算,需要大家共同去商议和推进。”

  自2021年三孩生育政策实施以后,一些地方比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采取了育儿补贴等普惠性政策来促进生育。虽然各地发放补贴标准、方式和对象都有所不同,但都旨在缓解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再生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沈阳最新补贴政策亦是如此。

  但还是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看图片,外交部副部长谢锋亲自到机场迎接,飞了20多小时的卢拉,精神还不错,搂着献花的中国小孩子合影留念。

陈绮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