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能源创新飞跃:绿色路径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来源: 盖饭娱乐
2024-06-26 10:48:31

  中新网嘉兴6月26日电(胡丰盛 黄彦君)海上风电打破“能源孤岛”,“万户光伏”带动绿色共富,“两山+双碳”赋能未来乡村,新能源充电桩助力城市出行……在浙江,“上山入海”的能源发展故事,正在不断焕新。

  6月25日,“能源高质量发展浙江行”联合采访活动在浙江海宁启动。浙江省级有关部门、在浙央媒、省级媒体、能源行业媒体、该省能源企业负责人等参加。

  “十年间,浙江省内电源装机从6484万千瓦增长至13077万千瓦,加快建设以特高压为核心、500千伏为骨干的主网架,3条特高压直流大动脉相继落地浙江,累计向浙江输送电量6400亿千瓦时,浙江外来电实现从2014年919亿千瓦时,到2023年2095亿千瓦时的跃迁。”活动现场,国网浙江电力相关负责人用一组数据,总结了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浙江实践。

  在增长跳动的数据背后,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对作为资源小省、消费大省的浙江而言,提升能源发展能级、保障电力可靠供给,关乎当下、牵系未来。十年来,面对能源大考,浙江交出了怎样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

  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曾经是“养猪村”,该村三分之一农户养猪,年出栏生猪2万多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村民们逐渐意识到,要转变发展方向了。

  不养猪养什么?在国家电网帮助下,长啸村试点“电力+农业”的现代智慧农业模式棚顶装光伏棚下种蘑菇“农光互补”。1.88万块光伏板成了村里的“阳光存折”,年发绿电550万度,增收59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相当于节约1680吨标煤,减少排放二氢化碳4350吨。

  光伏座椅、光伏路灯、光伏垃圾桶……如今,走进长啸村的“零碳公园”,“光伏+”元素到处可见。正是这样奇特的零碳公园,激活了村民的新生活,长啸村也成了乡村旅游“网红村”。

  从养猪村到“零碳村”,一个村庄足以窥见时代变革。截至目前,海宁已并网户用光伏达4402户,总装机容量27700千瓦,预年发电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时。

  产业发展过程中,能源是不可或缺的驱动力。如何告别“野蛮生长”,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困境?

  在浙江省湖州市,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联合国网湖州供电公司,以测、评、用、治为导向,对电、气、煤、油等39类消费数据和经营数据进行定期智能归集后,进行统计与核算,构建了碳效码智能对标体系。

  钢铁企业是用能大户,位于湖州市南浔区的一家浙江省龙头钢铁企业,一直在实施技改、调整能源体系。但限于钢铁生产特性,碳效提升空间不足,该企业负责人查询得知企业碳效码等级是5级,处于行业中下水平。

  在对企业风机、泵机、压缩机、锅炉等用能设备进行详细计算分析后,碳效工程师为该企业出具了一份包含14项优化建议的节能诊断报告。按照“诊断书”,该企业一边引入石墨烯电机、改造加热炉,余热回收节能降碳技改项目,减少能源消耗,一边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单位增加值水平,已将碳效等级提升至4级。

  发展能级跃迁、绿色低碳蝶变、创新驱动引领……眼下,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尚在书写新篇章,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浙江,在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上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完)

  作者 熊佳欣

  加央行预计,该国通胀率将在今年年中降至约3%,并在明年回落至2%的目标水平。

  “新年里我们要建功火场!”大队雪雕作品“刀山敢上、火海敢闯”格外引人注目,雪雕上雕刻着指战员们鏖战火场的身影。

  在杭州,城管部门启动抗雪防冻应急保障工作,市政、环卫、水设施河道等行业加强一线检查巡查;在南京,为提高对突发降雪的应急反应能力,城管局组建了累计超3万人的应急扫雪队伍,还提前储备60多万张草垫子防止民众雨雪天气出行难。

  《我和我的春晚》是一部反映部队退伍军人生活的微电影。主角张建国,年轻时是一名军人,电影的第一个画面就是部队的奖状。张建国的“春晚梦”便是源于边防哨卡,在大雪中,“班长”吴京的一句调侃,触动了张建国心中小小的念想,一辈子都记着班长的话。电影对张建国军旅生涯的细致着墨,让许多观众为春晚节目组的真诚所打动。

  <strong>|绘学习|</strong>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因工作繁忙而未能赶赴深圳缺席家人为父亲88周岁“米寿”举办的生日宴,抱愧给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习仲勋听完这封拜寿信后,向家人、子女和亲朋们说:“还是以工作为重,以国家大事为重”,“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林志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