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和薛其坤两位院士荣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30 17:13:47

  中新网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黄钰钦)备受瞩目的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晓并颁奖,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共同获得这一代表中国科技界 崇高荣誉的奖项。

  李德仁是国际著名的测绘遥感学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作为中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开创者之一,他长期致力于中国遥感对地观测水平的提升,持续开展基础理论和重大技术创新,创立中国高精度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推进中国测绘遥感产业的跨越发展,为中国从遥感大国到遥感强国做出杰出贡献。他带领团队研发出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地面测量系统,引领航空与地面测绘遥感重大变革。

  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享有国际声誉的实验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国际引领性重大科学突破的杰出科学家之一。他率领团队取得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界面高温超导的两项原创性科学发现,均在国际上产生巨大学术影响。作为中国量子科技战略科学家,他一直积极为中国量子科技发展建言献策,为中国量子科技的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次获奖,薛其坤院士也成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度首届评选颁奖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

  除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外,中国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另4项大奖当天也一一揭晓并颁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包括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39项,包括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10位外国科学家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完)

  根据当日提请大会审查的关于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简称“计划报告”),2022年,北京持续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民生福祉改善再上新台阶。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8%,坚定有序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双减”工作。

  长期以来,工程建设领域的工资支付,由于经过总包、分包、包工头等多个环节,容易出现截留、克扣,甚至挪用。2020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农民工工资改由总包单位,按照分包公司提供的考核工作量、工资表,直接发放到农民工的个人账户上。

  今天的海外文博机构也藏有不少缂丝作品,多为明清缂丝书画类,也有少量宋元缂丝画。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等都藏有几件珍稀品。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东晋顾恺之唐摹本《女史箴图》,其包首就是宋缂丝折枝牡丹图。

  本报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孙龙飞)记者从日前召开的2022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获悉:2022年,全国体育系统举办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参赛人数超1396万,全网总曝光量超56.2亿次,激发全民健身热情。

  同时,马高祥和张立央均提及,加强互联网医疗服务,是医疗资源不平衡现状下完善医养结合模式的“发力点”。

  新华社记者刘亚南

陈威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