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桃源”花塔村:历时十年,双手凿通出山路

来源: 未来网
2024-06-09 12:37:40

  中新网大同6月7日电 题:“晋北桃源”花塔村:历时十年,双手凿通出山路

  作者刘小红

  沿着山西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记者驱车来到大同市灵丘县花塔村的山前,然后转乘观光车通过一条阴暗、潮湿且长达800多米的隧洞,方可看见依山傍水、鸟语花香的花塔村,洞外的景色让人豁然开朗。

  花塔村位于灵丘县与河北交界处,距离县城近100公里,曾是一个交通闭塞之地,大山封闭,当地村民进出都要翻越看不到顶的红沙岭。

  为了方便进出,花塔村人在没有风枪、风钻、凿岩机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自行设计、施工,于1979年9月凿通隧洞,随后扩洞、凿渠、修路等,终在1985年竣工,历时十年,花塔村人让沙岭变通途。自此,这条长达827米的隧洞成为花塔村唯一一条通往外界 的道路。

  花塔村四面环山、景色秀丽,绕村的溪流清澈见底,宁静清新之感让人心旷神怡;村内羊肠小道曲径通幽,随处可见苹果树、桃树、核桃树、花椒树等,此景象如同陶渊明所描述的“世外桃源”,花塔村也被誉为“晋北桃源”。

  据了解,花塔村当前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三星级园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山西省AA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022年,花塔生态民俗景区入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大山深处,花塔村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近年来,花塔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系统整合全村土地、人力等资源,把村集体闲置资源转变为景区资产,先后吸引各类投资3000余万元,修建仿古游客接待中心、花塔生态民宿、停车场等,同时铺设百草湾步行道、青云木栈道以及修筑凉亭、景观坝、软桥等,实施民居风貌改造、建设卫生公厕、购置17辆观光车,提升花塔景区的基础设施、游览环境和服务水平。

  花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韩七勾告诉记者,2022年该村接待游客13万人次,门票、停车费、农家乐等综合收入27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5.39万余元,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3万元。

  随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花塔村的游客量明显增加。韩七勾说,路好走,游客就来了,村民也可通过售卖农产品提高收入。“旅游公路让村庄越来越热闹了。”

  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让花塔村声名鹊起,而旅游公路沿线的古村落、景区、景点、民宿等也正成为“网红打卡地”。这条承载着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经济发展、民众幸福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在山西“快进慢游深体验”全域旅游一张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完)

  1日下午,丁道师去了包括保安庄村在内的十多个村子,一直到他离开时洪水均处于可控的状态,当地村民未进行转移,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洪水不是汹涌而下,而是经过多个缓冲区后进入村子,而且村子里有很多条道路,所以洪水是平缓地流下来的,水位上升相对缓慢。”他称。

  “‘7·31’以前,学区房的价值100%体现在学区,楼龄、房型、朝向这些都是附加值,顶多再加20%~50%。但‘7·31’以后,学区价值占比大降,楼龄等房产特性本身的价值凸显出来。”刘敏告诉记者,在市场上,这意味着楼龄越新的房子越稀缺,议价能力越强。

  这一区域内的北京西南物流中心占地面积400亩,有近百家出版社、出版商的库房安家于此处及周边地区。袁牧歌2600平方米的图书库房就在这里,主要给全国各地学校的图书馆、乡村书屋配给图书。

  因为不知道会被困于家中,蔡清家里没有提前备好食物。家里只剩一包方便面得留给孩子,眼看要“弹尽粮绝”,现在邻居家里余粮不多,他们不好意思找别人要吃的。蔡清的丈夫王永义现在让两个孩子寄居楼上的邻居家里,自己和妻子暂时在楼道打地铺“凑合待着”。他的手机快没电了,用邻居家电动车电瓶给手机充了一会儿电。

  “比起三年前的高点,价格的确降了。比起今年初的行情,价格也仍然在降,但这只是少数急售房源,大部分业主并不急着出手。好学校永远在那里,不可能搬走,出生高峰带来的学位紧张也会在2026年过去,优质资源富集的学区因为价值够高,所以交易量和价格的底线还在,没有什么绝对的‘神话破灭’,也用不着一惊一乍。”张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究竟哪种分析更可靠?市场给出的答案倾向于后者。贝壳数据显示,德胜门7月均价约在15.5万元,六铺炕在14.3万元,而调剂出区对应的新街口,均价则在11.8万元左右。

陈胜火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