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 如何安全使用防晒“喷雾”?

来源: 国际在线
2024-06-18 04:22:07

文/陈泽云

  随着天气渐热,防晒化妆品成为消费者日常高频使用的产品。防晒“喷雾”化妆品因其形式新颖,使用方便,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那么,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应当注意什么?使用不当是否有安全风险?近日,广东省药监局针对上述问题在官网发布了相关的科普提醒。

  防晒“喷雾”化妆品不当使用有风险

  市场上常见的防晒“喷雾”化妆品,一般可分为喷雾剂型和气雾剂型两类,不同之处在于是否含推进剂。喷雾剂型化妆品不含推进剂,主要依赖机械压力泵产生的压力差喷出喷雾,喷出的“雾”一般液滴(颗粒)较大。而气雾剂型化妆品含有推进剂,主要依赖推进剂喷出时由液态变为气态产生的推动力喷出喷雾,喷出的“雾”一般液滴(颗粒)更小,这类产品包装多采用金属罐。

  药监局提醒,防晒“喷雾”化妆品不当使用主要有两方面的安全风险:

  一是吸入风险。消费者在皮肤上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时,可能会无意中吸入喷出的液滴,这些液滴可能包含防晒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香料、防腐剂等各类化妆品原料,在狭小密闭空间中密集使用时,造成短时间内大量吸入,从而可能引发健康风险,尤其是对气道敏感度较高的过敏体质儿童,容易诱发剧烈咳嗽或喘息发作。与喷雾剂型化妆品相比,气雾剂型化妆品由于喷出的液滴相对更小,因此在使用时吸入风险相对更大。

  二是易燃易爆风险。由于气雾剂型产品中使用的推进剂可能是丁烷、丙烷等易燃物质,且处于液化的高压状态,遇火源易发生爆燃事故。因此,防晒“喷雾”化妆品在使用和存放时需要关注防火防爆的问题。

  如何正确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

  正确使用防晒“喷雾”化妆 品,特别是含有推进剂的气雾剂型化妆品,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要尽量避免吸入“喷雾”。要在空气流通的场所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不在车内、卫生间等狭小密闭的空间内使用。喷洒时要注意避开鼻子、嘴部、眼睛,尽量避免吸入。如果出现大量吸入“喷雾”化妆品引起鼻腔痛痒、咽部不适、咳嗽、喘息、胸闷等,首先应及时到空气流通的空间,并将化妆品清洗干净,避免再次接触。如果出现发热症状,或者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

  第二,注意将防晒“喷雾”化妆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环境中,避免阳光直晒;使用时应远离火源、热源、静电、撞击等,避免将产品或使用完的空罐刺穿或投入火中。

  第三,避免在伤口、红肿或湿疹等皮肤有异常的部位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

  不建议儿童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

  根据《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规定,“不建议儿童使用喷雾型防晒化妆品,如必须使用时,应当充分考虑吸入风险,在使用方法中标注‘请勿直接喷于面部’‘避免吸入’等类似警示用语”。

  在此,还要特别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注意:不建议儿童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尤其是小年龄儿童、过敏体质儿童。由于儿童各方面发育尚未完全,呼吸控制能力较弱,再加上儿童心智尚未健全,在使用防晒“喷雾”化妆品过程中更易出现不慎入鼻、入口、入眼等现象,引发健康风险;如必须使用时,家长可以将该产品喷于手掌后,再涂抹于儿童皮肤表面。

  韩国银行13日发布声明说,受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多国利率上升等因素影响,韩国经济增长势头将减弱,预计今年经济增速将低于去年11月预测的1.7%。通胀率短期内仍将维持在5%左右,今年全年通胀率预计将在3.6%左右,与去年11月预测一致。

  “为了提高灭火效率,上级给我们专业队配发了新的风力灭火机,但我们对新式机具不是很了解,这次支队的教练员在新装备的性能、森林灭火战术战法运用方面给了我们全面深入的指导,让我们受益匪浅。”永定区专业扑火队组长说。(完)

  会上发布了“千亿绿钢”公共数字服务平台,向绿钢交易各方提供全方位供应链服务。基于服务平台提供标准评定体系,实现绿钢碳足迹全过程数据治理与竞争力提升;服务于绿钢采购流程,打造全方位交易市场;引入金融支持服务,加速绿色低碳钢材供应链的形成,从而实现降碳价值化,在落实“双碳”目标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江淮西部、江汉、江南大部及四川东北部、重庆北部、贵州东部等地有降雨天气,其中安徽南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西部和北部、福建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

张雪峰是河北省保定市

  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日前表示,乌克兰希望在2月底前在联合国举行“和平峰会”,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可能担任调停人。古特雷斯办公室指出,只有俄罗斯在内的各方同意的情况下,古特雷斯才愿意进行调解。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目前还没有任何乌克兰“和平计划”。

苏秀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