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城市入选2023科研城市全球20强 北京居首上海第三

来源: 知识网
2024-06-26 19:09:21

  中新网北京11月22日电(记者 孙自法)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11月22日在线发布《自然》增刊“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其公布的全球领先的科研城市及都市圈的最新名单显示,北京仍然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科研城市,纽约都市圈、上海、波士顿都市圈、旧金山湾区、南京、巴尔的摩-华盛顿、广州、东京都市圈、武汉排名第二至第十位。

  中国另有5个城市跻身全球前20强,包括合肥(第13位)、杭州(第16位)、天津(第18位)、深圳(第19位)和西安(第20位)。这意味着中国共有10个城市居于全球科研城市前20位,比去年又增加两个。在这些中国科研城市中,根据调整后的份额,增幅最快的4个城市是西安(38%)、深圳(33%)、广州(29%)和天津(26%)。

  施普林格·自然向媒体提供信息说,其全球科研城市及都市圈的最新排名依据,是这些地方2022年在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所追踪的82种自然科学期刊上的科研产出情况。根据自然指数主要指标之一的份额(Share),2021至2022年,中国科研城市在自然指数中的表现持续上升。其中,北京贡献了中国在自然指数总份额的近20%。

  “2023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增刊还显示,地球和环境科学研究,包括与应对气候变化和污染相关的研究,正在帮助中国科研城市在自然指数中快速上升。北京和南京是该学科领域增长最快的中国城市,2021至2022年调整后份额的绝对增长值分别为165和71。

  自然指数主编西蒙·贝克(Simon Baker)称,根据自然指数中的科研产出,世界上最大的一些城市地区在领先科研城市的榜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并不奇怪。本期增刊展示一些为农村社区带来关键性的进步和福祉的项目,其中包括一个屋顶太阳能电池板的项目,该项目有助于增加中国村庄的清洁能源使用和减轻贫困。

  据了解,在“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发布的同时,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GIHI)2023当天也正式对外发布。该指数显示,2023年有更多的中国城市跻身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行列,其中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居于全 球前10位。GIHI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与自然科研团队联合编制,从科学中心、创新高地和创新生态3个维度,对全球119个科创城市进行评估,使用包括自然指数、数码科研旗下数据库等多种数据来源。(完)

  23岁大学毕业后,只身一人来到离家2600公里外,支援祖国北疆矿山建设的刘向军,一干就是16年。这16年间刘向军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现在,深中通道每天都有新进展。这个月,海上非通航孔桥完成全部箱梁架设。今年,伶仃洋大桥将合龙,海底隧道将全线贯通。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球协会党委书记杜兆才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提出要进一步加强男、女足各级国家队建设,实施“三级国家队突破行动计划”;加快落实女足改革发展方案,推动“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坚持以青训为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足球青训体系;坚持以联赛为本,构建中国特色职业足球发展模式。

  《报告》调查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用户对个性化推荐的主观态度,结果发现,70%的用户对个性化推荐算法持肯定态度,认可算法技术是海量信息时代的一种有效策略,帮助用户解决信息过载的问题。在实际使用调研中,超过90%的短视频APP用户选择开启个性化推荐算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5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15日上午,尼泊尔雪人航空公司一架从加德满都飞往博克拉的客机在博克拉旧机场和新机场之间的位置坠毁,机上载有68名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

童杰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