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记》新书在海南博鳌发布

来源: 闪电新闻
2024-06-30 13:41:51

  中新网博鳌3月26日电 (记者 符宇群)3月26日,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琼海市委宣传部、海南省出版发行集团主办的“根基脉络未来——相约博鳌,瑶见世界”《琼海记》新书发布会在琼海市博鳌凤凰乡村振兴交流中心举行。

  《琼海记》精选百余张照片编为作品集,以新颖的装帧方式、独特的机宣纸张,图文并茂地呈现了琼海“传承红色、深耕蓝色、发展绿色”的“三色文化”发展 战略,既有积极进取的人民群像,也有变迁中的琼海城市剪影,向读者展现了海南自贸港建设中积极奋进的琼海

  “海南自由贸易港瑶见”丛书之《琼海记》项目启动于2022年,时值琼海撤县设市30周年,为记录一个在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日新月异的琼海,中共琼海市委宣传部联合海南出版社,特邀“荷赛奖”获得者、中国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王瑶进行创作。

  2022年5月,王瑶开始行走于琼海市博鳌镇、潭门镇、阳江镇等地,历时21个日夜拍摄万余张照片。后由著名设计师孙浚良操刀,进行设计创意,海南出版社全程跟拍,并进行文字创作、打磨、出版等工作,2024年年初全书定稿交付印制。

  琼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钟辛在发布会上致辞时表示,王瑶用镜头关注琼海,用自己独具魅力的镜头语言记录琼海的历史变迁,反映出琼海日新月异的面貌和民众的真情实感,全书作品表达出了人们心灵深处的真善美。

  王瑶以视频的方式分享了《琼海记》的创作过程和体会。她说,拍一座城市,关键是呈现它的精神和气质,这需要到普通人的生活中去捕捉影象。此次创作在总体创意上,用红、绿、蓝三个结构分别体现琼海人的革命基因、活力和开放的特征,在设计思路上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摄影艺术有机地结合,同时充分运用AI现代技术,生成了琼海的愿景图片,这是一种新的尝试。

  王瑶说,希望以这本书的出版作为一个开始,带动更多人关注琼海,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完)

  过去,村民来这个院子多是蹲在墙角烤太阳;如今,他们争着来这里上课。截至目前,“科技小院”开办了46期农民技能培训班,累计培养乡土人才2000多名,每人的结业证书上都有朱有勇的亲笔签名。

  大国经济具有内需为主导的显著特征。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应对外部冲击、稳定经济运行的有效途径。当前需求不足是我国面临的突出矛盾,既有消费能力偏弱、消费场景受限等问题,也有民间投资偏弱、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纲举目张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首要的便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不乐观的主因系硅料与硅片产能过剩的风险或将在2023年充分暴露。2022年整个光伏产业链价格疯狂博弈,尤其是硅料价格一路猛涨。到2022年末,疯涨态势突然掉头,光伏硅片价格出现“雪崩式”下跌,下跌幅度与速度令全行业始料未及,主要原因系传导硅料价格下跌,下游企业对上游硅料降价持观望态度。

  重阳投资称,疫情后相关主题仍有很多可以深入挖掘的空间,这不仅包括消费领域,也包括疫情后某些行业可能的补偿性投资,以及疫情期间行业供给格局明显改善的领域。2022年末以来,市场对疫情中需求间接受损或是行业供给出清的公司定价并不充分,这可能成为后期市场分化中重要的收益来源。此外,该机构同时看好兼具短期复苏弹性和长期成长逻辑的公司,特别是科技自立自强领域相关的公司。中国的“硬科技”企业快速迭代升级,在外部压力下,其中的龙头企业有望成为发展过程中的赢家,长期成长逻辑顺畅。过去三年的疫情打断了很多公司的短期成长节奏,展望2023年,宏观环境回暖显著利好这类企业,这类企业有望提供非常可观的中长期回报。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犹记四川泸定地震后,救援队伍紧握绳索攀爬过江、抬着老乡踏过树枝“桥梁”,呈现新时代的“飞夺泸定桥”;犹记重庆山火前,上千名志愿者的头灯连成一条拦截火海的防线,筑起“新的长城”……回首2022年,地震、洪水、干旱、山火等自然灾害和一些安全事故,让人揪心,令人难过,但一幕幕舍生取义、守望相助的场景感人至深。面对艰难险阻,千千万万普通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具有的伟大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点赞:“英雄的事迹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数字化基础条件明显改善。2021年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比201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超过3/4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总数超过400万间,学校配备的师生终端数量超过2800万台。中小学数字化教学条件全面提档升级,基本形成了网络覆盖完全、线下多媒体教学空间和网络教学空间融合的泛在化学习环境,为深入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创造了有利条件。

陈美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