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控股更新港股招股书 赴港上市稳步推进

来源: 格隆汇
2024-06-30 21:24:01

6月28日晚,顺丰控股披露,公司已于2024年6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了发行上市的申请,并于同日在港交所网站刊登了本次发行上市的申请资料。据悉,这是顺丰控股第二次港股递表。2023年8月,公司曾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目前该次申请已失效。

亚洲最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招股书显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收入计,顺丰控股是中国及亚洲最大的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也是全球第四大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

顺丰控股表示,公司在中国五个物流细分领域和亚洲四个物流细分领域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为客户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包括快递、快运、冷运、同城实时配送、供应链解决方案及国际物流服务。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顺丰控股拥有覆盖202个国家和地区的庞大全球配送网络,运营103架飞机和超过20万辆车辆,分别是亚洲最大的空运机队和陆运车队。同期,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航空货运承运商,运营的货量占2023年中国航空货运量的33.8%。

具体来看,在中国,顺丰经营多个子行业,包括快递、零担快运、冷运物流、同城即时配送及端到端供应链解决方案。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3年收入计,在各子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分别为11.7%、1.7%、2.2%、13.8%及3.2%,占据领先地位。其中时效快递是其旗舰产品,2023年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为63.9%。

与此同时,顺丰控股在招股书中称,自身是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超过4000项专利及专利申请,并持续利用自研技术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截至2023年年底,顺丰控股拥有约200万活跃月结客户及约6.63亿散单客户。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上述两项数据在亚洲所有物流服务提供商中均为最高。

业绩稳步增长

回顾其上市历程,2023年8月1日,顺丰控股公告,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国际品牌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顺丰控股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

随后,2023年8月21日,顺丰 控股在港交所首次提交上市申请,此后逾期失效。今年6月2日顺丰控股公告,顺丰控股港交所上市已获证监会备案。

顺丰控股已于201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若此次赴港上市成功,顺丰将成为快递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顺丰集团旗下已有多家上市公司,除了顺丰控股,还包括港股上市的顺丰同城顺丰房托嘉里物流

二次递交的招股书主要更新了2023年相关数据表现。业绩方面,2021年至2023年,顺丰控股的收入从2072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至25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1.7%;归母净利润从47亿元增长至82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1.9%。

顺丰控股表示,当前公司正处于高质量可持续增长的拐点。公司已经度过了资本支出的高峰期,并采取了多项降本增效举措。公司的新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并实现盈亏平衡,未来相关业务的进一步增长将带来盈利增厚。

招股书表示,顺丰控股此次赴港IPO所募金额将用于加强顺丰国际及跨境物流能力,提升及优化中国的物流网络及服务,研发先进技术及数字化解决方案,升级其供应链和物流服务及实施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相关举措,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原标题:顺丰控股更新港股招股书 赴港上市稳步推进

  A: 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我的出现可能带来一些潜在风险。这些风险包括:

  市场为我们搭好大舞台

  价格方面,氧化镨钕价格自2022年2月23日达到区间价格最高点110万元/吨后,由于稀土价格上涨过快引致政策调整以及下游成本传导不畅,再叠加疫情影响,稀土价格开始了长达半年之久的下行之路。2022年9月6日以来,稀土相关产品价格出现企稳回调现象,氧化镨钕价格在60万-65万元/吨的低位区间已徘徊三月之余,且2022年8月17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第二批稀土指标(同比增长30%,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中金有色研究院认为,稀土价格顶着供需两侧的压力在相应的底部区间徘徊,库存或已在急速下跌过程中不断去化。

  <strong>8.山东济宁“4·20”特大网络淫秽直播案。</strong>2022年7月,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济宁市公安局破获一起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件,打掉淫秽直播平台10个,抓获犯罪嫌疑人30名。经查,吴某某等人搭建“心遇”等10个淫秽直播平台,通过工作室从事推广引流、资金结算、淫秽剧本创作等活动,涉案金额5000万余元。目前,案件已进入法院审理阶段。

  田庆军坦言,短期内风电并网消纳与“弃风限电”问题仍是行业发展的难点之一。“三北”地区以及海上风电大基地装机规模预计增长迅猛,对电力系统是巨大的挑战,今年海上风电很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限电。过去的陆上风电开发已给出启示:大批量新能源消纳难以完全依赖电网。

  低利率时代下,中小银行负债端面临压力。与此同时,自2021年1月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印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通过互联网开展个人存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以来,监管一直严查高息揽储、异地存款等现象,力度不断加强。

侯秉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