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降薪,大势所趋!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27 23:10:59

梁宏火了!刚举牌金科服务又举牌雅生活,刚刚承认错误:高位没有大幅减仓免费1级a做爰片观看,

  来源:财经新一线 

  继封顶薪酬金额降至120万元的消息传出后,又一条关于公募退薪的传闻在市场流传。近期,北京商报记者关注到,有市场传闻称,“有公募要求,2023年已发薪酬超过290万元的部分需要退回”。事实上,年内关于公募限薪、退薪的传闻从未停歇。

  有业内人士表示,公募限薪传闻四起,可能是市场监管加强和行业薪酬制度逐步走向透明化的一种体现。市场流传的小作文较多, 但大多数都真假难辨。不过,成本压缩和降薪已是大势所趋。

  部分公募机构即将降薪的传闻尚未平息,新的“动态”又来了。近期,有市场传闻称,“有公募要求,2023年已发薪酬超过290万元的部分需要退回”。不过,针对此事,多家公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还未听说有相关情况。另有公募机构称,即使情况真实存在,或仅限于高管和少数绩优基金经理。

  回顾此前,今年5月,就有媒体报道称,已有多家公募上报薪酬方案,其中,银行系公募降幅明显,有机构上报的年薪上限仅120万元,也有机构上报的年薪上限为200万—500万元不等。

  图片来源:壹图网

  近年来,有关公募行业限薪、降薪的传言不断流出,薪酬封顶金额也一跌再跌。从最早的5000万元到2023年末的300万元,再到近期的120万元。多起传闻甚嚣尘上的背后,足以看出市场对公募行业薪酬的关注。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公募市场限薪传闻四起,可能是市场监管加强和行业薪酬制度逐步透明化的一种体现。首先,随着近年来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公募行业薪酬水平也水涨船高,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监管层可能希望通过限制薪酬水平,引导行业健康发展,避免薪酬过高带来的市场不公平和道德风险。

  “其次,这一情况背后反映出一定的市场情绪,是市场对于薪酬制度合理性和公平性的关注。市场参与者对于公募行业高管和基金经理的高额薪酬存在质疑,认为这与他们的业绩和贡献并不完全匹配。因此,限薪传闻的流传,可能也反映了市场对此前薪酬制度的不满和期待改变的呼声。”江瀚表示。

  从上半年相关的政策要求不难发现,监管早已将目光对准公募行业的薪酬体系。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完善与经营绩效、业务性质、贡献水平、合规风控、社会文化相适应的证券基金行业薪酬管理制度。坚决纠治拜金主义、奢靡享乐、急功近利、“炫富”等不良风气。

  图片来源:壹图网

  在江瀚看来,上述规范的落地实施,可能引发行业内部的人才流动。对于那些依赖高薪酬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机构来说,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优秀人才流失。然而,这也将促使机构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创新,以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方式吸引和留住人才。从市场的角度看,限薪、退薪举措可能有助于改善公募行业的市场形象。通过降低薪酬水平,可以减少社会对于行业薪酬过高的质疑和不满,增强市场的信心和稳定性。同时,这也将促进公募行业更加注重长期稳健的投资策略,而非过度追求短期收益和高额薪酬。

  有大型公募从业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目前市场中流传的“小作文”非常多,且大多数都真假难辨,但行业成本压缩和员工降薪或已是大势所趋。当前,强监管背景下,公募行业压力确实不小。不过,根据该从业人士的亲身体验,虽然降薪对多数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人员流失的情况并不明显,在他看来,这是因为降薪、限薪是针对整个行业而言的,而非某家机构。

责任编辑:杨红卜

发布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