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环球网评:兼收并蓄,描绘千年运河友谊画卷

来源: 第一财经
2024-06-26 21:47:15

  追本溯源,解读千年运河文明基因。一河通南北,千载连古今。千百年来,大运河穿越历史、流淌至今,恰如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奔涌向前,已成为中华民族长盛不衰的重要文化载体。近年来,大运河沿线省(市)积极开展考古工作,探寻和发掘运河的千年历史脉络。据不完全统计,新时代以来,大运河沿线8省(市)共开展超过200项运河考古工作,60余项考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尤其是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和遗址保护展示、大运河张家湾遗址保护及环境整治、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建设开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大量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丰富了大运河的文化内涵,为延续历史文脉平添张力,更加激发了我们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的使命感。

  守正创新,展示千年运河古韵新貌。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更是一条线性的活态文化遗产。如何活化利用运河文化,使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成为各地积极探索的课题。江苏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唯一的重点建设区,积极扛起“原点”担当,通过出台相关法规政策、编制规划体系等措施,加强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同时,北京城市副中心大运河文旅融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隋炀帝陵遗址博物馆、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等一批博物馆的建成开放,以及大型交响组歌《大运河》、歌剧《运之河》、舞剧《运·河》、美术精品创作《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等推动大运河有机活化利用,让运河文化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展示运河文化深厚底蕴、培育文化自信的新空间。

  兼收并蓄,描绘千年运河友谊画卷。最中国的故事,要有最世界的表达。为讲好中国大运河的故事,和世界文明交流互鉴,2009年,扬州发起成立我国唯一运河领域的国际性非政府组织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并连续举办十六届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近日,2024大运河主题旅游海外推广季系列活动之“运河之韵——江苏省美术馆版画精品展”先后走进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向世界讲述中国大运河人与河共生、共融、共兴的故事。以河为媒,共话友谊,拓展世界朋友圈,对于建构文化认同、诠释中华文明和塑造国家形象,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达力与传播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一个新的机遇。我们要继续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推动大运河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让大运河成为连接世界、沟通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运河将会焕发出 更加璀璨的光彩,成为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明月松)

  <strong>律师:相关部门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加强日常监管</strong>

  近日召开的2023年长沙市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用3~5年时间,树立以“民生保障有力、支撑贡献有为、结构协调有序,学生健康成才、教师幸福成功、家校社携手成就”为主要特征的“品质教育”新品牌。长沙市今年将根据全市人口分布、地理特征、交通资源、城镇化进程和学龄人口流动及变化趋势,统筹全市资源,修编《长沙市中小学用地专项规划》,优化基础教育千人指标。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短板。计划总投资超30亿元,建设30所公办幼儿园,新改扩建25所以上义务教育学校,新开办2所城区普通高中,扩充5万个以上基础教育优质学位,满足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需求。

  校内建有睢园、樟园2个小公园,其中睢园占地约4亩,南侧是校园围墙,围墙外是一片树林山岗约589亩;睢园东侧与胡鑫宇宿舍楼相邻。据师生和校外周边居民反映,偶有学生从睢园翻越围墙出入校园。

  <strong>太原武宿国际机场助航灯光机务员 乔昱翛:</strong>如果有绝缘不好的情况,这个灯也亮不了,在更换的时候就顺道对它进行检查。

  <strong>用高质量发展解答“何以广东”</strong>

宁德肉丸晶莹剔透,

张慈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