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评:网络正能量,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来源: 半月谈
2024-06-27 17:37:23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左雨晴) 乡村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对促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传承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3月,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结果揭晓,经过初选、专家审核评议、网络展播投票、终选以及结果公示,550件网络精品脱颖而出。这些作品用声像影与图文,绘就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走过中华大地的上百个县城,怀揣理想的青年们走进田间地头,成为带头致富新农人,岭南的黄皮果林、山东德州的甜蜜红薯、河南周口的金色麦浪……在如诗如画的山水间,小产业成了大文章,串联起广大农民的就业创业梦,也成为乡村振兴梦的生动实践。

  如今,乡村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火爆出圈的贵州“村超” ,不仅是比拼激烈的体育赛事,更是贵州榕江各民族的超级大联欢:侗族大歌的悠扬歌声,苗族姑娘的盛装舞蹈,地道的乡味美食……富有乡村气息的比赛,增强了村民对村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也刻画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的幸福模样。

  中国式美丽乡村成为发展“金名片”,也为全球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浙江,“千万工程”20年实践激发世界回响,整洁的街道、多彩的田园不仅吸引外国友人居住、兴起“洋家乐”,更赢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在世界赞誉中显示出中国推进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智慧。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832个脱贫县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96元,脱贫劳动力每年务工就业规模保持在3000万人以上,每个脱贫县都培育形成了2至3个特色主导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承载着文明记忆、家国情怀、血脉传承,中国乡村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信心,共同书写乡村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乡村力量。(完)

  他表示,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将带动工业产出、投资和旅游等服务行业的增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开放有助于全球经济增长”。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正加快探索人才自主培养的新路,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之基。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16日电 15日,“助力双奥双碳城市促进零碳未来”教育推广活动在京启动。据悉,该活动将在北京部分社区及学校等示范单位,传承双奥遗产,开展生态文明碳中和素质教育,加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双碳目标的认知,并在全国推广《零碳未来社区行动指南》,向公众普及双碳知识,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外星人事业部2022年不负众望,交出超预期答卷:单月最高销售额突破1.9亿元,全年销售额12.7亿元。”近日,在元气森林2023年会上,创始人唐彬森公布了一封内部信,信中难掩对外星人产品的期望。

  新年新目标,目前,31个省区市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均已出炉。

  在石碑坪镇古木村卫生室的药房里,玻璃柜内摆满药品。“现在退热类、清热解毒类等药品已经比较充足。”张唐象表示,在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到来前,卫生室已备有一定量的药品,供村里人正常使用。

郑丽韵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