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铸就统一体》等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30 21:06:38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记者 上官云)27日下午,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2024年夏季)在北京召开。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4所“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成员,以及社会科学院系统代表北京社会科学院分别发布重要学术成果。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为五位成果发布人颁发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发布“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成果。“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工程”丛书以集纳众智、会通经典、观照前沿为宗旨,汇聚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智识,力求全方位、多视角地展现中国新闻传播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的思想创新与理论突破。

  该丛书第一辑共计16册,累计近600万字,不仅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际和国内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新闻传播学的知识体系,还从源流历史、理论建构到实践创新等多个维度,全面剖析了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面向与焦点领域。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财政学教指委秘书长石绍宾发布《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年度报告》。《中国政府预算改革发展年度报告》旨在追踪中国预算管理改革进程,总结中国预算管理发展经验,阐释中国特色预算管理理论。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副所长张长虹发布《历史铸就统一体》(9册)、《史前至唐代高原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两项成果。《历史铸就统一体》揭示了西藏自古以来与中原各种错综复杂关系发展演进的主流与脉络,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与长治久安提供丰富的历史借鉴与治理经验。

  《史前至唐代高原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以近年来青藏高原的考古新发现为基础,广泛结合汉藏文献以及历史学、民族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研究进行论述探讨,为构建青藏高原古代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和知识图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刘鼎甲发布《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研究》著作成果。该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加工”的重要成果,荣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库容超过一亿字词,系国际上最大的双语平行语料库,开创了历时复合架构,解决了检索平台的部分技术问题,开展了基于该语料库的多种新型研究,构建了翻译汉语和原生汉语类比的历时复合语料库,对语言发展、语言间关系、翻译比较等综合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刘仲华发布《北京专史集成(18卷)》。目前丛书已出版18卷,近800万字,从政 治史、建置沿革史、风俗史、教育史等18个领域对北京历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梳理,著作中很多对北京历史文化进行分科研究的内容都属首次,是对地域历史文化研究的一次新尝

  据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于2023年4月24日发起成立“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致力于打造思想荟萃、融通中外的一流学术殿堂与高端交流平台。

  “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大学联盟”形成了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机制,于每个季度召开“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推动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扩量提质。(完)

  张轶鹏也说,我们要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业务发展的有机融合,通过建立贯穿养殖、运输、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业务环节的数字化系统,赋能全产业链,引领整个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贾女士观察到,自己所在的旅游团里没有出现发烧、不舒服的情况,大家都自觉戴好口罩,“都希望开开心心玩,高高兴兴回”。当地工作人员也会提醒游客戴好口罩,各个洗手间都备有消毒水、消毒凝胶等防疫用品。担心再次感染,贾女士在行李中也带上感冒药、退烧药和体温计,幸运的是,直至旅程结束,“备好的药也没用上”。

  需要提醒的是,2022年12月31日,四川峨眉山、瓦屋山景区均发布消息称,2023年1月1日的景区门票预订均已达到上限,已暂停景区门票预订。

  “直播带货”是近两年烈士塔社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新招。烈士塔社区位于南京江浦老城人流量最大的核心商圈,社区共有3200户,商铺就占了1200多户,从业人员约3000人,这种“上住宅、下商铺”的网格结构使同时服务好居民和商铺成为社区治理的关键。浦口区顺应消费新趋势和传播新格局,激活数字技术“最大变量”,将理论宣讲、惠民增收嵌入“电商直播”技能培训,把大流量变成正能量。

  <strong>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拉圭东岸共和国引渡条约》的决定</strong>

  回忆起390多天的备考经历,刘旭感慨万千。她介绍说,初试有4本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刘旭已经毕业10年了,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她从早到晚都在看书,每天复习10个小时,每本书都背了6遍以上。“备考时间短,压力比较大,所以很紧张。而且年龄大了,记忆力不太好。记不住就得死记硬背,一边在草稿纸上写,一边理解书中的内容。”

白姿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