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生产力低碳“向绿” 第十五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题对话举办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6-29 17:15:00

  中新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陈溯)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如何科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如何推动生产力低碳“向绿”?27日,由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第十五届“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主题对话在京举行,以“碳路绿色生产力”为主题,围绕气候风云老友记、能源革命启示录、美好生活可循环三个章节,邀请各界嘉宾进行探讨。

  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致辞中谈到,一个活动能够连续开展15年,受到社会的关注,并且每年都有新内容,内涵越来越深刻,影响非常大。今年,是他第13次出席活动。实现“双碳”目标,实现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真正还要靠青年,青年是世界的未来,是保护地球的最主要的力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代表苏伟回顾自1988年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磋商,至今36年。他看到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三十多年来的变化:全球温度上升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高,国际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从忧虑到危机,减碳模式从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中国角色从参与者、推动者、贡献者到引领者演变。“国际气候谈判的很多成果都是熬出来的,国际上的事儿要多沟通多交流,摆事实讲道理,讲大局讲长远,才能合作共赢。”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陆新明表示,在“碳路绿色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中国既要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又要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还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把应对气候变化从挑战变成发展的动力,实现国家利益和人类利益的共赢。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 部委员、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潘家华表示,零碳不是挑战,零碳也可以成为社会福祉和奢华的生活方式。要适应社会所需,走绿色生产道路。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也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主战场。在这场能源革命中,传统能源如何“向新而变”?新能源如何“向绿而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表示,十年来,我国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成效显著。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分别下降60%和80%。2023年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成为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最大贡献者。

  中国能源研究会原常务副理事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周大地表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低碳转型必须加快推进。低碳不是牺牲合理的能源消费,而是更绿色高效安全。绿色低碳能源系统具备多项优势,包括大幅度提高资源保障,整体提升能源系统效率、使全社会能源成本明显下降,全面提升环境质量等等。我国还要进一步提高风光装机年增数量,电力系统需要体制性改革和系统性技术改造,来适应新能源发电系统的要求。

  “当前新能源实际运行中提供的可靠容量不超过5%,目前难以实现对化石能源的可靠替代。”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世宇表示,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中心环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通过创新驱动、技术改造和煤电转型等方式,实现化石能源“减法”和可再生能源“加法”的协同。

  当下,推动低碳生活和循环经济,既是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也有助于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低碳生活已经成为风尚。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周刊》首席低碳传播官贾峰把“勤俭持家”这一中华传统美德放在“双碳”目标下进行了新解读,探讨了消费者如何在衣食住行等领域践行低碳生活,以减少个人碳足迹。“目前中国居民消费领域碳足迹占比已经过半,要实现《巴黎协定》的控温目标,仅靠生产侧减碳还不够,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居民消费模式,让绿色低碳生活落到实处”。

  基于企业在法规履行、战略规划、ESG建设、绿色价值链、环保公益等方面的表现,活动现场还发布了“2024年度低碳案例”。

  15年来,“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系列活动通过对话、影像展、融媒体传播等方式,吸引了上亿人关注,成为传递中国绿色低碳进程的重要窗口和建言献策的思想平台。(完)

  比如大型舞蹈诗《西出阳关》、大型舞剧《大梦敦煌》以及《经典·敦煌》、《难忘的记忆》等多部交响音乐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大梦敦煌》。

  1999年,洪玛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纽约大学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于2002年获得学位,随后又到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深造,并于2008年获得经济学博士。

  这让我怀疑菲舍尔把一切都交给威廉姆斯处理,他似乎在这场调查中知道谁是小偷,但故意替他打掩护,或是因为担心被爆出丑闻。他可能认为这件事被曝光给博物馆造成的损害,将比一个员工四处偷盗造成的损害更大。

  多年前,洪森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这样回顾两国友谊:“柬中传统友谊是西哈努克太皇和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中国领导人共同缔造和精心培育的,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之上,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之上。”

  “社区居民都很信任我们家庭医生,放心让我们来管理他们的健康。”宋玮说,前不久她还遇到一个社区老病人,每隔一个月会来看她的门诊。有一次,患者讲述自己近3个月一直出现乏力的情况,但胃口都好,也没明显消瘦。当时,宋玮帮老人做了检查,能做的检查都做了,但没有发现异常,于是宋玮建议他去三甲医院做个胃肠镜检查,结果发现胃部有早期肿瘤,好在发现及时、治疗及时,老人的感谢也让宋玮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

  “2023年中原迷笛音乐节将于9月29日至10月2日在我市举办,恰逢中秋、国庆双节长假,届时全国各地的乐迷朋友将汇聚南阳。这是一次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音乐盛典,更是一次提升南阳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重大机遇。”9月14日,南阳市文明办在倡议书中表示,人人都是形象,个个都有责任。广大市民要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做到和谐友善、热情服务、真心待客、乐于助人。宾馆饭店、餐饮行业、商场超市要坚持信誉第一、质量至上,不随意加价、不宰客、不欺客,让游客吃得安心、住得舒心、玩得开心、购得放心;景区景点和旅游从业人员要强化“热心、爱心、耐心、细心”的“四心”服务意识,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出租车、网约车驾驶员要礼貌待人,不拒载、不绕道、不加价,车辆要干净整洁。每位南阳市民都要遵守市民文明行为规范,文明观演,及时制止身边的不文明行为,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当最美代言人,树良好城市形象。

江维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