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海陆空同欢,共为香港特区“庆生”

来源: 凤凰网
2024-07-02 16:51:48

  中新社香港7月1日电 题:海陆空同欢,共为香港特区“庆生”

  中新社记者 刘大炜

  “呜——”7月1日,高挂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装饰庆祝香港回归内容相关饰品的27艘大型渔船在香港尖沙咀海滨一字排开,随着汽笛鸣响,船队启航,浩浩荡荡地自东向西逆时针绕维多利亚港巡游,共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纪念日。

  “每年的今天,我们香港渔农界都会举办渔船巡游,这也是香港的特色。”活动主办方、香港渔民团体联会主席张少强说,渔业在香港历史进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香港开埠前已是一个渔港,渔业是当时的第一产业。而今,香港仍有不少民众从事此业。

  上午10时许,巡游拉开序幕。巡游队伍的头船挂有醒目的花牌,上有“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廿七周年”字样,27艘渔船缓缓前行,一眼望不见尾,宛若渔民对香港海域的默默守护。

  这些“水上人”对香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骄傲也感染了岸边前来围观的市民。从船上看去,岸边宛如一片“红色的海洋”,市民们自发挥舞旗帜,与渔船相互辉映。也有市民举起手机和相机,记录下这壮观一刻,见证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的喜悦。

  “回归纪念日这么开心的事情肯定要和我们的国家、和香港一起庆祝。说好中国故事,说好香港故事,是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应该要做的事。”市民梁先生如此对记者说。当天上午,他与一众朋友身着红衣前来,表达对香港的祝福。

  距离巡游起点不远的尖沙咀钟楼下,一批约二十人的香港市民组成的“快闪”团在此集合,他们手拿国旗和区旗,唱起《歌唱祖国》《狮子山下》等歌曲。活动组织者之一钟先生对记者说,参与活动的成员们来自香港各区,大家是在社交媒体上得知消息后自发前来。“今天是香港特区的27岁‘生日’。我们希望用这种方式祝特区‘生日快乐’,也希望香港和国家越来越好。”

  免费乘坐天星小轮过海抵达港岛,去往维多利亚公园的路上,还能见到换上 “新装”的巴士和电车驶过,路旁穿插着红色的“旗海”,大大小小的庆祝横幅、海报点缀其间,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在维园内,作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的“维园庆回归”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走进公园,以七巧板元素拼就的巨型龙凤图案首先映入眼帘,背景中还有陕西的黄帝陵、四川的三星堆、山东的“八仙过海”神话长卷等微缩景观。现场传统文化味十足,吸引不少市民前来拍照“打卡”。

  在“殊香世界”主题展览区,展出了古典家具艺术家陈玉树以香港回归为主题的作品《同梦》。据介绍,这该作品主桌是马蹄腿回纹桌,四足既代表四海、意为万众一心,也寓意海纳百川、象征着国家;而主桌下的四个凳子则是回纹龟足凳,造型犹如汉字“回”,凳下龟足谐音“归”,桌椅共同组成了汉字“回归”。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走出公园,漫步于维港岸边,放眼望去,从“维港天际线”上亮起的一束束灯光射向天空,随着音乐节奏舞动,与绵延的灯带交相辉映。灯光投射到水面,维港仿佛披上一层彩色外衣,加之当晚在荃湾海滨长廊举办的无人机表演,让原本就绚丽的香港夜景更加五彩斑斓。(完)

  如今,菲律宾将“南海仲裁案”作为对仁爱礁的主权依据,同时菲律宾和美国企图将争论焦点转移到仁爱礁等海洋地物的法律地位问题上,以此模糊主权归属争议。然而,2006年8月,中国已经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规定向联合国提交声明,针对涉及海洋划界、领土争端、军事活动等争端,不接受规定的国际司法或仲裁管辖。

  最后是“自我适应”,也是韧性城市最重要的内核。杨赛霓指出,现在每个城市都要对历次极端天气事件进行复盘和反思,“不仅是国内的案例,还有国外的案例”,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去自我适应和改进。

  应急管理部已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现场指导救援处置,并调派当地消防救援队伍207人开展救援行动。截至12日7时,灾害已造成2人死亡、16人失联。目前,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在程晓陶看来,面对极端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内部,气象、水文、水利等各个系统要及时有效沟通。比如,降雨量多大、各条河流的流量是多少等,应急指挥部门整合信息后,要迅速将灾害的严重程度通知给社会。

  2021年7月起,海河流域遭遇持续强降雨,漳卫河发生历史罕见夏秋连汛。2022年,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处处长袁军等人在论文《完善海河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思考——漳卫河“21·7”洪水防御启示》中提到,海河流域骨干堤防达标率仅为65%,河道治理地区差异较大,泄流能力上下游不协调。部分控制性水库带病运行, 洪水调蓄能力不足。此外,河道管理薄弱,因多年未行洪,河道及滩地碍洪设施影响行洪。“21·7”洪水期间,卫河、共渠、卫运河等骨干行洪河道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阻水现象,增加了上游河道的防洪压力。

  近些年,国内也在要求基建项目要做气候可行性论证,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城市安全的重大规划和重点工程。但巢清尘指出,目前的论证更多围绕着历史观测数据,没有考虑到对未来极端天气的预测情况。此外,多部门间系统性联动还不够,很多时候只停留在文件上。“一般都是部分城市遇到这种极端天气灾害之后,会强化这方面的意识,然后零星做一些基于灾害风险的评估工作,但过几年后,因为一直没有发生较大的灾害,又懈怠了。”

黄秀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