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将多措并举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07 08:43:00

  中新网成都6月6日电 (记者 岳依桐)记者6日从中共成都市委召开的“解读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成都将多措并举,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成都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邱长宝介绍,成都将在推动“通道—枢纽—平台”一体规划布局、促进“物流—贸易—产业”协同联动发展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内畅外联的枢纽通达能力、双向配置的枢纽运筹能力、接轨国际的枢纽服务能力。

  具体而言,成都将加快推进双流国际机场提质改造等项目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建设成格铁路,积极推进成渝铁路成隆段扩能改造,加快贯通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通道,高质量建设“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集结中心。

  同时,成都还将高质量建设运营陆港型、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积极争创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并谋划打造“霍蓉渝昆”物流通道,构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有机衔接,联通欧洲、中亚和东南亚的全陆路物流通道。

  为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成都还将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全面提升产业建圈强链开放水平,建强开放型经济平台载体、鼓励引导企业“走出去”等举措聚力打造内陆开放经济高地。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将落实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健全外商投资全流程服务体系,做好外资项目用地、用能、环评等要素保障,推动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汽车、卫星互联网、创新药等重点产业提升面向全球配置资源水平,加快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能源装备、软件信息服务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如何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通道,提升门户枢纽通达力支撑力,增强现代物流和口岸平台服务能级?成都市口岸与物流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柳树国介绍道,在航空枢纽方面,成都将在推动欧美枢纽航点恢复拓展的同时,积极拓展全球增量市场航线及“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航线,加密重要枢纽航线航班频次。

  在高标准建设国际铁路枢纽方面,成都将持续推动中欧班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完善跨境铁路通道运行线路网络,加密班列运行频次,拓展新线路和新站 点,进一步提升国际班列通达性和覆盖面;做优做强“蓉欧速达”“中老泰马”“澜湄蓉欧”等特色快线品牌,有效促进成都与欧洲、东南亚、中西亚等国际消费市场的衔接互动。

  为提质现代物流服务,成都将推动物流供应链企业深度融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支持设立境外分销服务网点和货运服务节点,服务本土与海外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并招引培育国际供应链综合服务商,做强国际型供应链服务平台,推动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供应链联络站,有效提升“门到门”全程供应链服务能力。

  同时,成都还将通过加快推动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申建工作,推广铁路快速通关应用,推动车边直提、抵港直装,探索实施出口货物“先查验后装运”,争取中欧班列进口植物种苗在边境口岸快速通关等便利化措施落地等举措,优化口岸服务体系,增强开放型经济支撑能力。(完)

  制造业方面,去年1月~11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完成874.6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工业投资比重80.4%,较2021年提高6.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12月2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的公告》,宣布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

  这批共和党人还要求将特定成员纳入控制税收、贸易、卫生政策等方面的筹款委员会,负责分配联邦支出的拨款委员会,以争取更大优先权。但分析认为,如答应这些要求,共和党内斗将更激烈。

  “近期,我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市卫健委作为疫情防控与专家组组长单位,应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全面夯实工作责任。”近日,山东省聊城市纪委监委以下发工作提示的方式,督促市卫健委党组认真落实疫情防控部署最新要求,统筹调配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切实筑牢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防护屏障。聊城市卫健委迅速成立医疗救治工作专班。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发热门诊190家,扩增新冠病毒感染者重症监护床位600余张,老年人健康摸排率达91.72%,建成县域医共体16个,明确转运车辆调配和远程诊疗平台管理责任人。

  不过,白浪表示,并不是所有的“阳人”都出现眼部病变(患病率2-32%),出现眼部症状的中位数时间:神经眼科症状的时间是5天,眼表和眼前段的时间是8.5天,眼后段和眼眶病变的时间是12天,所以,在发病期间和“阳康”后,不要过于放松,不要“报复性”用眼过度,要一如既往注意用眼卫生,好好爱护眼睛。

  三项制度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破冰破局。面对活力不足的“老大难”问题,各地国资国企抓住三项制度改革这个“牛鼻子”,锚定“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目标,推广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进市场化用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郭雅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