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对法修订 明确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

来源: 红网
2024-06-30 15:41:54

  中新社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 梁晓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28日通过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完成该法自2007年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

  此次修订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现行法律施行以来的问题与不足,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提高了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设专章对管理与指挥体制作出规定,明确了各方责任。

  修订后的法律完善了信息报送和发布的规定,建立多项制度。

  一是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有关人民政府和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和决定、命令、措施等信息;对于虚假或者不完整信息,应当及时发布准确的信息予以澄清。

  二是规定新闻采访报道制度,支持新闻媒体开展采访报道和舆论监督。新闻媒体采访报道突发事件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公正。

  三是建立健全网络直报和自动速报制度。

  该法明确规定,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要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 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或者授意他人迟报、谎报、瞒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信息。

  修订后的法律还在完善应急保障制度、全流程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加强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责任方面,作出相应规定。

  此外,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还充分体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依法科学应对,尊重和保障人权”。

  例如,规定突发事件应对“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且对他人权益损害和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措施”。同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内容,严格规范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宪法室主任侯晓光指出,该法通过后,要抓紧做好制度配套工作。“现行做法中与修订后的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要求不一致的,有关方面要准确把握新规定新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记者 申冉

  1月21日除夕夜,在被誉为“地球村”的广西桂林市阳朔县西街,中外游客云集在此迎接新年,年味十足。

  说起林志豪的这个梦想,还要从18年前的年三十说起。那时候,林志豪的父亲同样是该站民警,要在单位值班,只有10岁的林志豪便跟随母亲来到圈河口岸与父亲一起过年。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1/12/13045561442227711944.jpg" alt="" />

  大年三十,在虹口区北海宁路与乍浦路交叉口,上海市重点工程的北横通道仍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当中。这是上海新交通“动脉”,也是上海构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城际交通网的重要一环。身为上海建工北横通道7标段项目工程师的尤士杰,今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相比其它队员,30岁的曾莹莹是队里的大姐姐,曾是田径运动员的她被霹雳舞的丰富和自由所吸引,退役后义无反顾地成为了一名霹雳舞爱好者,并因为这份爱好一直冲进了国家队,“这个奥运项目包容性特别大,无论多大年纪都可以参加,我完全没有年龄的负担,反而觉得运动员的体能优势和阅历可以让我更好地理解和表现舞蹈动作。”

林军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