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项目建成投产

来源: 潇湘晨报
2024-06-20 10:45:23

  “和气一号”项目作为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项目”,具有绿色安全、稳定高效的特点。项目采用田湾核电3、4号机组中驱动汽轮机系统做功发电的二回路蒸汽为热源,采用核电厂一回路、二回路与蒸汽回路多重隔离设计,在物理隔绝的情况下制备工业蒸汽,再通过多级换热将蒸汽通过工业用气管 网输送到石化产业基地,替代传统煤炭消耗解决石化企业热源和动力源问题。

  项目建成后,每年有480万吨的零碳清洁蒸汽将源源不断地从田湾核电基地输送到连云港石化基地,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氮氧化物263吨,相当于新增植树造林面积2900公顷,为石化基地每年节省碳排放指标70多万吨。这不仅开辟了核能助力传统产业绿色升级的新途径,也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表示,近年来,国家原子能机构大力推动核能综合利用,以及核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环保、安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支持核能供汽等一批项目落地。面向未来,国家原子能机构将培育和孵化一批核能综合利用以及核技术应用新项目,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与一般贸易相比,加工贸易具有采购、销售“两头在外”的特点,此前受全球疫情影响更为直接,企业面临供给端和需求端双向压力。根据海关总署2021年第121号公告,为支持加工贸易发展、纾解企业困难,自2022年1月1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对企业内销加工贸易货物,海关暂免征收内销缓税利息。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13/74/409717806993063534.jpg" alt="" /></a>

  一次,平石头村开支部会,有个年轻干部抱怨,好心给村里办事,乡亲们却不领情、不配合。顾路红听了,耐心地说:“要想管理好乡村,先要服务好乡亲。咱们还得多往乡亲们家里跑。”那年轻干部问:“老跑别人家里干什么?”顾路红说:“三年不登门,是亲也不亲。咱基层干部,就得勤跑腿、常登门,才能掌握情况,才好开展工作。”

  2006年至2022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吉林大学等文博机构多次对辕村遗址及周边区域进行了考古工作。2022年7月至今,为配合亚新科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夏县文化和旅游局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灰坑58个、房址4座、陶窑3座、汉代墓葬1座、明清时期墓葬1座,出土大量陶器、骨器、玉石器和动物骨骼等。

  不过,也有行业人士认为公告的部分定义仍存在不清晰的情况,这将影响政策执行效率。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团队合伙人卢玉军对记者表示,公告条款内容较少,无法对退运免税的各方面作出详尽的说明,如未能明确“滞销”的适用。

  这是一幅前人难以想象的图景——一根根网线,上通都市、下连山区,点亮千千万万孩子的梦想。

赖乃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