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白鹳之乡”超120对东方白鹳产卵 孵出350只“鹳宝宝”

来源: 北京商报
2024-06-12 23:16:37

中新网哈尔滨6月12日电(记者 王妮娜)“今年,我们目前监测到的东方白鹳繁殖对至少有120对,目前已孵化出350多只‘鹳宝宝’,是历年来繁殖最多的一年。”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科长朱宝光12日说。

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飞路线上,有“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之称,是国际濒危物种东方白鹳全球两大主要繁殖区之一。

根据今年春季候鸟监测数据显示,今年观测到有120对东方白鹳在保护区内筑巢繁殖,从3月末开始进入繁殖期。

“与往年相比,今年是繁殖大年。每对东 方白鹳繁殖小年只产两到三枚卵,今年大多数巢都生产三或四枚卵。”朱宝光说。

这个保护区面积是218万平方公里,目前有120对东方白鹳,是全球东方白鹳繁殖种群密度最高的地区。今年,为了更好地保护东方白鹳种群,该保护区自东方白鹳巢穴附近安装了视频监测设备,可以对东方白鹳的孵化繁殖习性等进行更精确地观测。

“今年3月末,东方白鹳迁徙回来后,先简单修筑一下巢,然后产蛋,第一枚东方白鹳的蛋生产于3月26日,东方白鹳的繁殖习性是隔一天产一枚蛋。产蛋后,东方白鹳会用鸟喙翻转卵,让卵可以受热均匀,孵化出更多的鹳宝宝。”朱宝光说。目前,最大的“鹳宝宝”出壳已经有50多天了。

今年,保护区将于6月20日开始东方白鹳繁殖种群调查。(完)

  <font>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font>520例(无重症病例),无现有疑似病例。累计确诊病例26256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5736例,无死亡病例。<span></span>

  中国供销合作网显示,全国的供销合作社系统由5级组织机构组成,分别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省级供销合作社、地级供销合作社、县级供销合作社和基层供销合作社。截至2020年底,全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2789个,其中财政全额拨款的2517个,占90.2%。

  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4日抵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当天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他,并在金色大厅举行宴会。下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朔尔茨举行会谈。朔尔茨的整个访华行程紧凑高效,宾主交流氛围友好、坦诚、务实。这次访问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意义重大。

  紧密扎根基层、覆盖全国的供销社,目前仍在消费零售端发挥巨大作用。近五年来,除2019年销售总额有所下滑,全国供销社系统销售总额基本保持着增长态势。

  在此背景下,农资补贴犹如及时雨,滋润了赵金诚等种粮大户的心田。他透露,今年分3次下发的农资一次性补贴每亩总共可以拿到70元钱,再加上小麦直补每亩135元,两季作物每亩地共拿到200元的补贴。“今年粮食卖价也高,夏粮小麦每斤1.5元,卖一季小麦全年种粮成本就补回来了,秋粮玉米打多少卖多少都是赚头了,眼下玉米价格也不错,20个水的卖价一斤1.3元,全年下来一亩能赚近2000元。这几年种粮政策越来越好,补贴也越来越多,近三年种粮食,每年都净赚几十万元。”赵金诚对种粮收益很满意。

  11月7日,山东证监局的工作人员告诉红星资本局,“投资者之前的举报,山东(证监)局已经办理并答复(举报者)了,近期的举报正在办理当中。”此外,红星资本局还了解到,上述两次举报均为同一(批)举报人。

吴家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