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校史馆焕新开展 一批珍贵文物亮相

来源: 学习网
2024-06-03 13:59:15

  中新网武汉11月13日电 (马芙蓉 秦然)历经近一年布展,完成升级的武汉大学校史馆于13日焕新开展,包括一批珍贵文物、史料在内的展品,详细展示武汉大学建校130周年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脉络。

  这些珍贵文物包括国家一级文物“国立武汉大学圈定界址界碑”,国家二级文物“国立武汉大学木质印章”“李四光印章”“国 立武汉大学第二男生宿舍牌匾”,国家三级文物“国立武汉大学铜质校徽”“李达木质印章”等。

  其中,“国立武汉大学第二男生宿舍牌匾”长229厘米、宽27厘米、厚4厘米,是武汉大学1938年至1946年在四川乐山办学时期,挂在第二男生宿舍外的一块木质牌匾,展现了武汉大学在抗日战争艰难环境下,仍坚守学府重任,坚持办学的辉煌历史。

  此外,升级后的校史馆还展出武汉大学各个历史时期的学生证、毕业证,1930年沈从文在国立武汉大学担任助教期间编写的《新文学研究》讲义,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1951年刊行的《武昌上空游离层观测报告》等珍贵史料。

  武汉大学校史馆原为1935年建成的国立武汉大学图书馆,2013年改建为校史馆,是该校校史陈列的重要平台、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建馆10年来,累计接待预约参观3300多批、18万余人次。

  在建校130周年之际,武汉大学对校史馆展陈进行升级,布设“百年风华”“群星璀璨”“华章日新”三个展区,展品包括11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600余件档案史料及文物、50余张图表、10余套多媒体视频音频设备等。(完)

  与之相似的,纪录片《沙海之上:敦煌和威尼斯》在广阔的文化比较视角下,采用平行结构将两座城市进行对照叙事,让“沙州”敦煌与“水城”威尼斯跨越千年同频共振,展现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和谐图景。纪录片通过对两地“标志物”的介绍与描述,让观众感受其于历史深处迸发出的无限魅力与文明的共通之处。《沙海之上》用当下的视角解读历史之于今天的意义,以国际的视野诠释两座城市之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

  有网友称,“现在过年最期待的事情就是看直播嬛嬛了!各位聊天室见!”

  注册制改革是一场放管结合的改革,加强监管执法是基本保障。这次改革,充分总结试点阶段的经验,对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执法进行了系统化安排。

  据江西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省公安厅指导组组长胡满松介绍,经公安部鉴定中心对录音笔内音频文件进行恢复,与胡某宇生前留存的语音进行声纹比对,结合调查情况,确定在现场提取封存的录音笔系胡某宇持有使用。通过对录音笔中的音频文件进行综合分析,录音内容不存在人为合成、篡改情况。2022年10月14日17时40分、23时08分胡某宇录制的两段音频清晰表达了自杀意愿。(人民日报客户端 朱磊)

  这不是说女性不能担任汽车主播,而是说不能以性别与低俗为卖点,消解商业行为的严肃性。

  系统创新,完善人才发展环境

王昱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