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香山文化IP 建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

来源: 一点资讯
2024-06-29 19:30:20

  6月30日深中通道将建成通车。当天晚上,深中通道西岸的登陆点马鞍岛上,一场“致敬深中通道建设者”金色大地音乐会将在伶仃洋畔唱响。

  一桥飞架,不仅缩短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距离,也打开了中山面向大湾区的更多文旅窗口:正在活化更新的香山古城片区、燃爆乡村的金色大地音乐会和村“BA”、以文化为纽带的“香山古韵”“岐水流芳”旅游示范带……一个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新香山文化IP,在中山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近年来,中山市扎实贯彻落实广东省推进文化强省大会部署要求,浓墨重彩书写好文化兴城这篇大文章,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人文地标城市,推动“以文惠民”向“以文兴城”跃升。

  6月下旬,位于中山石岐街道香山古城片区的从善坊改造工程进入尾声。

  从善坊是中山乃至珠三角地区颇具代表性的中西合璧风格建筑群,拥有140多栋侨房,地处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孙文西路步行街范围。经10年谋划论证、7轮方案设计修改,2023年3月,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升级项目正式动工。

  “如果说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位‘大家闺秀’,那么从善坊就如同‘小家碧玉’,我们在这里形成的经验,将有助于整个香山古城建设。”中山市石岐街道香山古城保护活化中心主任田湘攸说。

  如今,中山正循序渐进启动香山古城改造工程,在处理好香山古城保护和发展关系的同时,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按照小单元、渐进式、微改造的模式,以绣花功夫,久久为功,打造精品历史文化街区。

  中山城市原点——香山古城片区的故事远不止如此。

  6月10日端午节当天,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在东明桥与康华桥之间的岐江河水域范围(中山市龙舟文化公园)举行,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37支龙舟队伍齐聚一堂,围绕多个项目展开竞逐。6月8日至6月9日,还举行了龙舟赛预热表演赛。

  这场比赛给石岐街道带来了满满的人气,数据显示,端午节假期三天,石岐街道六大商圈和孙文西路步行街总客流量87.1万人次,现场观赛超20万人次,仅端午当天网络直播观看赛事人数即超1300万人次,端午假期共拉动消费金额超4000万元,同比增长17%。

  乡村游成新亮点

  既有历史,也有“新潮”。7月初,迎接“深中通道”通车中山市篮球邀请赛将在沙溪打响。作为火爆广东乃至全国的“村BA”冠军诞生地,沙溪篮球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乡村文旅热点。

  2023年,首届全国“村BA”在贵州省台盘村举办,中山市沙溪镇篮球队夺得总冠军。一时间,“BA”在中山热起来了:市级“村BA”开打,“厂BA”也来了,热度一路高攀,甚至引发了全国各地、各行业来中山切磋球技的热潮。

  一场球赛,引发现象级的系列民间赛事,中山“BA”,“火爆”了,其中有个重要原因,是民间赛事获得了更充足的官方支持。

  2023年底,“丰富市民体育生活”被列进2024年中山市十件民生实事备选项目,其内容涉及新建、改造一批篮球场,举办“村BA”“厂BA”等大型体育赛事。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陈威介绍,中山在2024年将继续新建篮球场:“每个镇街至少要有一个带看台的球场,方便举办高水平的赛事,而且要提高球场建设标准,比如把水泥球场换成硅PU的,让群众能更舒适地打球。”

  中山《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强镇兴村的行动方案》指出,要持续开展“稻田音乐会”“村晚”等特色活动,推广“村BA”“村超”、全民健身等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创新丰富乡村旅游产品,推动文化艺术和乡村田园风光相融合。

  “村BA”出圈了,金色大地演唱会也火了。结合自然风光和文旅资源,2023年8月以来,中山市已经举办70余场次公益性质的金色大地音乐会,在乡村田野、水岸绿地等场所搭建市民共乐舞台,绘就一幅独具特色的“百千万工程”实景图。

  数据显示,2023年8月至2024年5月,中山市金色大地音乐会系列活动线上线下累计吸引超800万人次观看。一场场“百千万工程”的大地飞歌飞进了千家万户,让群众享受视听盛宴,在当中找到文化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感。

  推动农文旅融合,中山还高品质打造“香山古韵”“岐水流芳”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带。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表示,要结合五桂山这块瑰宝,打造环五桂山“香山古韵”以及“岐水流芳”两大乡村振兴示范带,把岐澳古道、香山古城等项目规划建设好,充分展现中山厚重的历史文化。

  如今,一条条游客可漫游的乡村精品路线、带动乡村产业串珠成链的经济路线在中山逐步形成,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升级。

  文化惠民催生新IP

  6月15日至16日,新编历史 题材粤剧《张九龄》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连续上演两场,这是中山广播电视台香山文化频道2024年文化惠民系列演出之

  张九龄被誉为“岭南第一人”。粤剧《张九龄》生动再现了南粤先贤、唐朝名相张九龄开辟梅关古道,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传奇。国家一级演员、剧中张九龄扮演者文汝清认为,张九龄开的并不只是一座物质之山,更矗立起了精神之山、人文之山。

  这场演出获得了中山市民一致好评。“剧情好、演员唱得好、舞台布景也好,故事主题很宏大,很感人,希望中山能有越来越多这样高水准的文艺演出。”15日晚,中山市民张晓媛观影后表示。

  文化成果的纷至沓来、公共文化设施的普及、惠民文化活动的丰富,让中山市民文化获得感不断增强。比如,近两年来开进中山大街小巷的“新晋网红”——香山书房,就成为全民阅读的新空间。如今,中山香山书房总量已经达到107家,人们可以在社区、校园、商圈、公园、景点等地与风格各异的香山书房不期而遇,在这里领略阅读的魅力,感受中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气息,成为中山“文化兴城”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今年1至6月,中山全市香山书房人流量超140万人次,相比2023年同比增长15%。

  南方日报记者苑世敏罗丽娟

  内容:奥巴马政府时期涉密文件

  “上车太仓促,没来得及买些蔬菜水果,这下好了,‘大集’搬到火车上来了!”汪海洋和妻子常年在杭州工作,这次在齐齐哈尔转车回嫩江过年。中转途中,两口子心有遗憾:路途远、时间久,出发前只能拿些便于携带的冲剂补品。

  当天,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林勇胜在会上介绍,为积极适应疫情防控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保障促进中外人员交流交往,国家移民管理局于2023年1月8日正式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有序恢复水陆口岸客运通关、恢复受理中外人员出入境证件审批签发。

  眼下“年味儿”正在变浓。1月15日,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春节优惠特集”。

  为什么这一年会这么旱?在农业气象领域的专家看来,今年的极端天气需要放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具体而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表现强势是造成长江流域干旱比较重要的原因,“实际上,它造成了长江流域温度偏高的气候年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气象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锦告诉新京报记者,2022年长江流域的旱灾实际上是高温与干旱相叠加的结果,干旱本质上也是高温的反映,就2022年来看,副热带高压本身强度强、持续的时间长、覆盖的范围广,进一步加剧了旱情。

  过去两年中,中澳关系走了一些弯路,但转机或许就在前方。2022年两国迎来建交50周年,领导人会晤和外长会谈相继进行,同意恢复多领域对话沟通。

简志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