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12.85万!A股上半年新股首日平均收益1.5万元

来源: 悦文天下
2024-06-30 00:41:01

  2024年上半年收官,A股打新收益榜出炉。

  澎湃新闻根据Wind数据梳理,今年上半年,A股共迎来了44只新股,同比锐减74.57%。虽然新股稀缺,但打新收益“喜人”。44只新股的首日收盘平均收涨136.05%,其中24只新股在上市首日股价翻倍,最高涨幅达752.95%,而首日破发新股仅为1只。

  绝对收益方面,投资者中一签,首日收盘时的平均每股浮盈为15316元,其中,单签收益过万元的新股高达22只,单签收益最高者超12.85万元。

  中一签最高获利14.59万元

  诺瓦星云之外,其余3只单签收益超过4万元的大肉签,均在6月上市。

  最强新股暴涨752.95%

  涨幅方面,以首日收盘价计算,44只新股的平均涨幅为136.05%,其中24只新股在上市首日股价翻倍,涨幅最猛的新股为上半年排名第四的大肉签汇成真空,达752.95%。

  6月5日,汇成真空登陆创业板。上市首日,汇成真空开盘即收获432.79%的涨幅,午后涨幅进一步扩大,尾盘涨至592%,较开盘价涨30%触发临时停牌,复牌后股价持续上扬,涨幅再度扩大至752%,较开盘价涨60%触发二次临时停牌。最终,汇成真空收涨752.95%,报104.06元。

  万达轴承为“北交所920第一股”,也是5月上市首日涨幅最高的新股。5月30日,万达轴承在北交所上市,发行价格为20.74元/股。上市首日,万达轴承一度大涨257.28%触发临停,最终报收67.98元/股 ,涨幅超过227%。由于北交所中签仅100股,投资者中一签浮盈仅为4724元

  仅科创板1只新股破发

  上海合晶发行价为22.66元。上市首日,上海合晶开盘不久便破发,盘中最低跌至17.80元,随后股价虽然有所反弹,但截至收盘,该股报21.23元,跌6.31%。若按盘中最低价计算,投资者中一签最高浮亏2430元,若按收盘价计算,投资者单签浮亏715元。

  6月新股成绩单最佳

  分月份来看,今年1月至6月,分别有14只、6只、10只、5只、3只、6只新股上市。

  以首日收盘价计算,1月上市的14只新股,投资者平均中一签浮盈达7623元,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84%;2月上市的6只新股,投资者平均中一签浮盈达28491元,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99%;3月上市的10只新股,投资者平均中一签浮盈为9758元,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28.26%;4月上市的5只新股,投资者平均中一签浮盈为10645元,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144.86%;5月上市的3只新股,投资者平均中一签浮盈为11535元,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188.35%;6月上市的6只新股,投资者平均中一签浮盈为35141元,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达273.55%。

  不难看出,不论是首日涨幅还是打新收益,均是6月新股表现最佳。

责任编辑:王其霖

  1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环比上涨2.0%,影响CPI上涨约0.57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19.6%,影响CPI上涨约0.41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9.2%,影响CPI上涨约0.19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5.5%,影响CPI上涨约0.10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5.3%,影响CPI下降约0.19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0.8%,影响CPI下降约0.18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下降2.1%,影响CPI下降约0.02个百分点。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一些领域风险因素上升,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只要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就一定能够把优势和条件转化为动能和活力,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近期,肯尼亚内罗毕快速路累计通行车辆突破1000万辆大关,这一中肯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在当地被视为惠民生促发展的代表之作。

  春节假期刚过,天南地北的生产线上处处是忙碌景象,各类企业铆足了劲儿。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不仅奋力稳住经济大盘,而且以“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了关键作用。眼下,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企业生产加快恢复,“中国制造”开足马力,“你永远可以相信中国制造”的声音更加响亮。

  “新主唱招募”文案写道:“黑豹乐队36年坚守、屹立,用刻入骨血的热爱浇筑摇滚,捍卫梦想,致死不息”,对新主唱的要求:要热爱熟知黑豹的音乐与发展,要驾驭升华黑豹的曲风和创意,要认同坚持团队一心的理念,“要够拼、够燃、够胆”。

  <strong>从“警匪剧”到“扫黑剧”中国“涉案剧”30年 </strong>

李美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