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甄选:被“有组织的造谣抹黑”!

来源: 广州日报
2024-06-30 13:00:16

  6月29日晚间,东方甄选发布严正声明,称公司近期遭到网络上有组织的造谣抹黑;同时,公司表示自己一贯合法经营,诚信经营,“我们从来没找政府要过宣传费,也坚持不向任何企业、商家收取所谓坑位费用”。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东方甄选近来深陷舆论漩涡,先是其相关主播在贵州开展文旅活动直播,在形容当地地貌时用了不太恰当的词语,引发网友热议。此后,疑似有贵州网友发文称,东方甄选曾向贵州报价巨额宣传费。

  在声明的下方,东方甄选发布了一张其认为的“谣言”截图。截图内容显示,有人在网络上以贵州网友身份称,贵州负责文旅的领导亲自带队去北京邀请东方甄选的团队赴贵州做宣传。文中还称,东方甄选方面以“与辉同行”名义向贵州报价7位数的宣传费。

  “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陆续走过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开展地方专场直播活动,宣传各地文化和美食,把美丽景色和优秀商品推荐给广大网友。我们从来没找政府要过宣传费,也坚持不向任何企业、商家收取所谓坑位费用。”东方甄选称,(造谣)行为触碰了公司底线,对任何妄图通过恶意中伤、污蔑、炮制谣言对公司进行诋毁的不法分子,公司将第一时间报警,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从公开报道来看,东方甄选一直宣称自己采用不收坑位费、纯佣金模式。2022年6月,东方甄选发布声明称,有不明身份人员近期冒充东方甄选员工从事招商行为,其向企业收取了不同档位、不同金额的“坑位费”等费用;并称东方甄选从未向任何供应商收取“坑位费”,也从未在招商前收取任何其他费用。同年7月,俞敏洪在其个人视频号中声明,东方甄选任何商品上架从来都不收“坑位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份以来,东方甄选热搜不断。诸多负面消息影响下,东方甄选股价一路下行,截至6月28日报收于12.62港元/股。

  6月初,作为东方甄选CEO的俞敏洪在做客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的直播间时称:“东方甄选现在做得乱七八糟。”该言 论出炉后,东方甄选股价一度大跌,并引发“东方甄选直播间画风变了”“东方甄选知识带货变喊麦带货”等热搜话题。

  6月7日凌晨1时,俞敏洪发布公开信,向东方甄选的客户、股东和投资者道歉。其表示上述言论只是和朋友之间谦虚的表达。

  6月9日,董宇辉在一档户外电台节目中表示,“我是非常抗拒卖东西的,实事求是,我到今天都不享受这个工作”“可能本质上还是自己以前性格上的原因,过去职业的原因”。

  6月11日,东方甄选开盘后一度跌超10%,收盘跌逾9%。

  6月下旬,东方甄选应贵州文旅之邀,到贵州省肇兴侗寨开展文旅活动。在直播当天,东方甄选主播用“山河破碎”一词来形容贵州地貌,由此引发网友热议。随后,贵州文旅删除了所有东方甄选的相关视频。“贵州文旅删除东方甄选相关视频”一度登上网络热搜。

  6月29日上午,东方甄选涉事主播明明通过网络平台公开道歉,他表示自己在直播讲到地形时,顺口选用了这个词语,完全没有多想,更没有“别有用心”或者“刻意为之”。明明认为此处更加严谨的表达应为“地表破碎”,或者其它更恰当的词语。其为用词不当、表达不严谨而道歉。

  “东方甄选主播直播间公开表达不满”在6月下旬冲上微博热搜。

  起因是作为东方甄选头部主播之一的顿顿在一场直播中表示对公司的一些做法比较恼火,比如新开账号完全不跟主播商量沟通,自己前两天才知道,公司和主播一旦出现负面舆论,公司公关部门不作为,“说实话,以前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公司挺好的,最近真对公司有一点失望”。

  而在另一组他拍视角中,白色大熊猫的眼睛受雪地阳光反射的影响,几乎睁不开,全身的毛发透着金白色,它扭动着胖乎乎的身体,四个脚掌裸露的原本该是黑色的皮肤,也都变成了粉白色。

  尽管进入2023年,伴随疫情结束,经济恢复增长,各省份却仍然对财政收入增长预期较为谨慎,多数预计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继续保持紧平衡状态,有18个省份将2023年财政收入预期增速定在4%~6%。

  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在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水平第一的都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行业平均工资水平下降。

  反观常州,则更加聚焦建设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根据常州市出台的《关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其新能源产业规模、资本市场新能源常州板块市值都要超万亿元;到2035年,产业规模还要在2025年基础上再翻一番。这也将成为常州冲刺万亿城市,乃至打造长三角产业中轴的重要底气。

  实际上,梳理公开信息可以发现,今年以来,从政府工作报告,到领导致辞等,“万亿之城”都是烟台、常州的年度高频词,两座城市难掩对于城市能级跃升的期待。

  2016年以后,我国开始推动财政事权改革,相应的带来了支出责任改革。特别是2018年以后,推动了包括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这便涉及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问题,因此2019年增设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成为一般性转移支付的重要组成,当年规模便达到3.9万亿元。

张瑞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