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图版权陷争议,“套娃”式生成图算谁的?

来源: 36氪
2024-06-17 02:53:18

  中新网6月14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使用AI绘图模型生成的图片,再用AI生成图片,这种用AI“套娃”式生成的图片侵权吗?最终图片版权归谁所有?随着AI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版权问题成了AI图片的争议焦点。

  双方吵翻了,要走诉讼

  近日,AIGC创作者DynamicWangs在社交平台发文称,360AI新品发布会盗用他通过AI绘图模型生成的图片,并在发布会上进行产品局部重绘功能演示。

  据了解,在6月6日举行的360AI新品发布会暨开发者沟通会上,360演示了360AI浏览器里的局部重绘功能,采用的图片引发争议。

  “我们曾试图沟通协商,但作者表示,希望我们以10倍价格购买模型,并另行支付赔偿费用。这个方案超出了我们认知的合理范畴。我们愿意诉诸法律,在法庭上公开探讨版权问题。”360AI浏览器产品经理梁志辉表示,两张图是原图还是生成的,一目了然。

  记者注意到,随着此事愈演愈烈,该作者公开表示,“未经授权使用我的模型生成的图片进行重绘、二度创作,并在公开场合发表使用,严重影响和侵犯了我的权益。我在这里郑重地要求您对于上述侵权行为进行公开道歉,并进行赔偿,赔偿金额1元。”

  有媒体援引DynamicWangs受访时的说法称,该女性古装写真,是通过重绘他创作的原图得到的,所以两张图片的细节会有差别;而原图则是他使用其本人训练、调试的AI绘图模型生成的。“我的态度是,这必然是侵权行为,主张赔偿是正当且合理的。”

  但梁志辉反问该创作者:“你用来训练模型的图片都有版权吗?模型的版权归属,模型生图的版权归属,又该如何界定?”DynamicWangs对此表示,他的图片没有版权争议。

  专家解读:AI生成图片版权该归谁?

  梁志辉认为,AI生成图片带来了一系列版权问题,虽然生成内容权利归属以及是否受著作权保护在法律上还很模糊,“但作为产品经理,我还是第一时间联系作者对可能存在的疏忽和问题表示了歉意”。

  针对使用AI进行“二创”产生的版权纠纷,近日,搜狐董事局主席、CEO张朝阳对中新财经表示,这些新技术产生之后,一定会产生各种案例和法律纠纷,里面涉及隐私问题、版权问题等,需要在解决过程中来确立一些原则。

  “AI带来的是双刃剑,往前走,相应的法律一定要配套,确定哪些是不能做的,包括数据的隔离、大模型的训练数据是否要公开等,不能什么都变成公共数据,公共数据的学习有很多问题。”张朝阳称。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接受中新财经采访时称,AI属于工具,什么人使用AI生成图片,使用权、版权就归谁所有,除非有特别的规定,比如有平台规定版权归服务提供者所有。

  “如果使用别人的作品,使用之前就要有合法性来源,而不是说一旦进入AI就一定是开源的,应该在这个基础上, 确定哪些属于合理的使用范围。”朱巍称。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律师张延来认为,用户单纯地通过AI图生图功能生成内容,我个人倾向于不构成著作权侵权,这里指的是使用者没有很明确地对于某个版权作品的指向性修改并且希望在此基础上生成新的作品,其过程中一切由算法自动完成,本质上属于一种“机械性的算力成果”。

  对此,你怎么看?(完)

  记者了解到,此次对支付宝和财付通处罚金额相对较高,主要因为这两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客户众多、业务规模巨大。此次处罚,是对过往不规范行为的处理,随着整改工作的推进,两家机构合规改善,业务运行稳健有序。

  方案显示,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负责统筹指导人民信访工作,指导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统一领导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工作,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指导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指导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等,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

  金融管理部门表示,下一步将落实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政策措施,支持、鼓励平台企业持续提升金融普惠性,推动科技金融创新,增强国际金融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民生需求。(记者吴雨)

  中信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程强等认为,工业制成品价格低迷或仍将制约核心CPI的修复幅度,但该项与服务价格的分化程度将有所收敛,猪肉价格仍在下跌区间将对食品项CPI构成一定拖累。综合而言,预计6月CPI同比将在0.1%附近的低位徘徊,全年低通胀环境不变。

  上月至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财长耶伦相继访华。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研究员刘卫东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高级官员近期相继来华,一方面是中美高层交流的障碍被淡化,另一方面是为中美元首未来的会晤作铺垫。美国高官来访能够促进交流,但不能给予太高期待。受诸多因素影响,短期内的互访暂时还未能影响中美关系的走向。

  公司重申,将持续正风肃纪反腐,切实加强干部员工作风建设和教育管理工作,对失德失范、违规违纪行为坚持“零容忍”,一经查实,严肃依规依纪处理。

苏承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