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草”长成山东乡村特色“大产业” 变助农增收“致富草”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6-07 22:09:48

  中新网济南6月7日电 (孙婷婷)“村里漫山遍野都是野生艾草,每年端午节和农历十月初一前后,村民都会利用空闲时间到山上割艾草送到加工厂。”端午节前夕,泰安市泰山区亓家滩村村民李玲玉和其他村民一起,爬上村子周边的山坡,用手中的镰刀割下一缕缕艾草。这些艾草将被送往车间,加工成精美的艾条、艾绒、艾草坐垫、艾草精油、艾草皂等产品。

  亓家滩村位于泰山东麓,三面环山,一面向水,总面积7000余亩,山林面积5000余亩。其林下漫山遍野的野生艾草资源,是当地艾条加工产业发展的根基和渊源。

  “艾草根系发达,每年可收获两茬,割艾的时候注意留下根,艾草就会一直生长。今年春天我们人工种植了一些艾草,确保了艾草的产量供给。”李玲玉说,村里人对艾草有一种独特的情感,每年端午节前都会上山割艾草,插在门上祈福驱虫,还会用艾草煮鸡蛋、煮粽子。

  亓家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丰告诉记者,泰山周边的野生艾草同其他艾草不同,紫茎、小叶、叶片薄,叶被密布白绒、生长周期长、出绒率低,但清香度好、品质高,提取的艾绒精细度高,疗效要更好一些。

  李丰称,亓家滩村从2017年开始发展艾草产业,在村内建设了艾条加工厂,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包含产品展示厅、加工车间、研学室、艾灸体验室、艾叶干储仓库等功能区域。

  目前亓家滩村与泰山艾茳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集艾叶收购、加工、仓储、艾制品销售、泰山艾草文化传播及研学于一体的综合产业链。村企合作增强了产业发展动力,目前村企共同研发艾草产品30余种,年可收储艾草15吨—20吨,产能逐年增加。

  艾草产业的发展,丰富了亓家滩村的产业品系 ,也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通过厂房租赁、原料销售、销售分红,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人民币,下同)。“现在我们主要采取‘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村里为企业提供厂房、原料,企业负责技术和销售,再加上我们目前开始人工种植,实现了艾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李丰说。

  在淄博市沂源县南鲁山镇,域内现有艾草多功能种植基地1000余亩,落地艾草加工企业2家,发展艾草加工共富站点10余家,带动村民增收200余万元。当地依托当地药材资源和传统种植优势,探索以中草药种植加工为基的共富发展模式,形成了集艾草采收、加工、产品研发和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我们镇生产的艾条、艾茶现在大多是通过线上电商进行售卖,线下主要是发往济南、淄博等地。”南鲁山镇党委委员耿彪介绍说,艾草产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在送医下乡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医疗专家团队除了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和疾病诊断服务,还为民众发放特色艾灸和热敷包。

  艾草在中医药理中有祛湿、散寒、止血、消炎等功效,以其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艾绒条、足浴包、暖身宝、艾灸蒲团等艾产品,是养生市场上的“香饽饽”。记者采访了解到,生长能力强、对环境没有过高要求的艾草,已经成为山东多地乡村发展的特色“大产业”。(完)

  除了同时担任平遥国际电影展开幕片的《温柔壳》,入围影片还包括田壮壮监制、潘朝奉导演的《江米儿》,影片讲述了一位西藏牧区少年,梦想买一匹小马驹的故事;曾庆宏导演的《过时·过节》由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得主毛舜筠首次与著名演员谢君豪搭档出演,讲述一场冬至饭局改变家中众人关系的故事。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北京1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春节期间,北京CBD、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京港地铁14号线商业带将以“潮朝阳”主题辐射带动周边商圈,打造丰富多彩的促消费活动迎接兔年新春。这是记者今天从北京市朝阳区了解到的。

  当然,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奥密克戎会有一些不同的变化,所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的中药协定处方有南北差异。像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地区,天气比较寒冷,它往往会夹杂一些“寒邪”在里面;南方地区像广东,可能有“湿邪”在里面;在东北地区,可能夹有燥热,东北看着天寒地冻,但它实际上很燥、很热。所以,我们要针对它的风、热、湿、毒等特征,做好疏风、解热、化湿、解毒。在北方地区,我们更注重于在这基础上的疏风解表散寒,在南方地区,我们在疏风清热的同时要注意化湿。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珠海1月12日电 (记者 邓媛雯)“赏游横琴(澳门站)”新闻发布会12日在横琴天沐河赛艇驿站举办,活动主办方宣布,“赏游横琴(澳门站)”将于1月17日启动,并持续至5月,有多种组合形式及优惠供旅客选择,餐饮优惠券亦将随购买自由行产品赠送,年满18周岁的三类澳门籍或在澳人士,可通过澳门旅行社购买本次活动旅游产品。

  与纸墨打了半辈子交道的画家黄战生,也渐入此境。无论是绘画的载体,还是画作的内容本身,相较于形式,黄战生更重视“意”和“趣”的表达。本次展览展出的陶瓷画系列的尝试,正是黄战生“得意忘形”之处。

  <strong>新华全媒+丨物价保持平稳运行——透视2022年全年CPI和PPI数据</strong>

吴佑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