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策略:配置上谨慎转向

来源: 大河网
2024-06-02 17:21:44

  地产政策预期如何影响大势研判?

  地产政策预期主要通过企业盈利的逻辑影响市场走势。(1)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中,地产依然是总需求的阀门,本轮国内经济有效需求不足、量价分化的原因,主要是地产去杠杆连带的地方政府去杠杆,表现为地产与基建的景气度偏低。(2)对于上市公司而言,量价分化会直接反映到业绩上。“量价”因子在上市公司业绩构成中的权重是有区别的,价格的权重往往会高一些。历史上看,GDP 平减指数的增速与全A 非金融石油石化的业绩相关性确实更高。

  5 月下旬以来市场有所调整,主因对新一轮地产政策的效果预期偏谨慎。5 月17 日政策发布前后,A 股地产链从领涨转为领跌,这既可以理解为“靴子落地”之后的获利了结,也可以认为是对政策效果预期偏谨慎,市场风险偏好的回落。结合近期十年和三十年期债券利率重新走低来看,市场对政策效果预期偏谨慎可能是主因。

  我们对地产政策效果的判断

  首先,地产政策态度确实发生了积极的转变。(1)4 月30 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地产去库存,标志着地产政策方向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2)政策态度从地方政府加杠杆转变为居民部门加杠杆。(3)此外,近期包括企业家座谈会等事件也有在态度上超出市场预期的表现。

  其次,强刺激政策出台的可能性较低,渐进式、试探式的政策更符合预期。(1)我们倾向于本轮地产政策的目标可能不是“救地产”而是“化解风险”,这里的风险既包括房价持续下跌,也包括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因此,地方政策需要在“防止房价过快下跌”与“防止房价重新大幅上涨”之间寻求平衡。(2)这意味着强刺激手 段基本不在本轮政策工具箱里,渐进式、试探式的政策可能更符合预期。

  后续每一轮地产政策的出台,都意味着我们离地产景气预期的底部更近了,但预期修复的过程是非线性的,期间存在阶段性不及预期的可能。

  基于对地产政策的判断,6 月我们延续A 股“有顶有底,区间波动加大的判断”。

  (1)“有底”是因为经济结构的风险点得到政策关注,经济失速的概率是下降的。

  (2)“有顶”是因为短期来看,本轮地产政策效果可能是不及预期的,这一方面弱化了市场风险偏好,另一方面也在中期视角下限制了企业盈利的触底反弹。

  配置建议:谨慎转向

  围绕“泛红利”、有自身行业逻辑的低估值品种、外需展开,谨慎转向。(1)市场风险偏好的修复是波动的,拐点出现在地产数据得到持续验证之后,在此之前,我们认为红利资产依然有较强的配置需求。考虑到目前高股息红利的估值水平并不算低,我们建议降低股息率要求,寻找“股息率+稳定ROE”的“泛红利资产”,包括公用事业、电力、纺服、家电、航运等龙头,部分港股低估值银行。传统高股息资产(煤炭、银行)建议逢调整介入。(2)一些具备自身行业逻辑的低估值品种也值得关注,包括基础化工、药房和旅游景区等。(3)全球定价的大宗商品和出口品估值不低,短期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回调。不过需要重点说明的是,外向型品种依然是我们看好的全年主线,逢回调可以介入。

  风险提示

  经济超预期回落,政策超预期收缩

责任编辑:何俊熹

  事实上,医院更容易成为疫情扩散的“放大器”,随着多场合放宽对核酸证明的查验,医院感染的防控正面临挑战。此前按规定,医疗机构若发现新冠阳性人员,需及时报告疾控部门,确定医院内密接,在明确范围内进行封控和消毒,有效阻断感染传播。

  根据病毒传播规律,在未来的3至6个月将会是新冠感染的暴发期,我认为老年人应做到“主动隔离”,尽量不去封闭的、拥挤的公共场所,也就是俗话说的“惹不起就躲得起”。例如不要去人多的商场超市、电影院、剧院、图书馆等地方,也不要操办祝寿宴,不参加红白喜事,毕竟只要去就会有很大的感染风险,可以以视频等线上方式替代。

  2019年初,四川省开展党员干部“赌博敛财”专项整治。殷良平不仅置若罔闻、毫无收敛,反而迷上了回合时间更短、输赢金额更大的斗牛、三公等赌博项目。在这些赌博中,他一场牌最多就赢了8万多元。殷良平回忆说:“机场在打,酒店在打,吃饭前在打,睡觉前在打,甚至连车上也在打。”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玛丽娜·比尔说:“机器人密度是衡量全球制造业采用自动化的关键指标。全球制造业机器人密度的新平均值飙升至每万名员工141台机器人,是6年前的两倍多。中国机器人密度快速增长显示了迄今为止的投资规模,不过仍有很多提升自动化的空间。”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3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6%。但从单月数据来看,10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115.9亿美元,同比下降0.4%。1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5223.4亿美元,下降9.5%。其中,出口2960.9亿美元,下降8.7%;进口2262.5亿美元,下降10.6%。

  谌贻琴,女,白族,1959年12月出生,曾任贵州省省长,2020年11月任贵州省委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2021年1月,当选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谌贻琴是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九届、二十届中央委员。

陈玲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