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为房颤手术提供安全新方案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27 02:44:45

  中新网杭州6月26日电(张煜欢)房颤是现今发病率极高的心律失常疾病。目前房颤治疗已进入节律控制时代,窦性心律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导管消融则是重要的维持窦性心律治疗方法。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称浙大邵逸夫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批使用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的房颤射频消融手术一例。这例手术的成功完成,也为医院房颤疾病的高效、安全治疗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资料显示,每过25年,全球房颤患者的总数将翻一番,这不但给广大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也加剧了家庭和社会的护理和经济负担。由于具备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症状,减少复发,改善患者预后等优点,导管消融术当前在房颤治疗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作为一种治疗房颤的介入技术,确保射频消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接受本次手术的是一位75岁的患者,平日生活中受房颤困扰,频繁出现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由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过检查和评估,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律失常诊疗团队的蒋晨阳教授决定采用业内最新的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为该患者实施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这一款射频消融导管在压力监测的基础上,配置了6个温度感受器,可提升温度感知灵敏度,同时通过实时温度反馈智能自适应调节功率和盐水灌注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术者更安全地进行高效消融;并新增3个微电极,助力诊断复杂心律失常中的特殊电位。

  蒋晨阳在术后表示:“房颤手术中,我们最关注消融质量和手术安全性,新技术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单圈隔离率,同时提高效率,保障患者安全。”

  据了解,此前不少房颤患者不愿接受手术的另一大原因是害怕术前的一项检查——经食道心脏超声。这个检查的目的是排除左心房血栓,保障安全,但检查过程有些痛苦。现在,浙大邵逸夫医院还可实现心腔内超声手术全程实时监测,患者不再需要提前做经食道心脏超声,不仅减少了术前痛苦,在术中还多一分安全保障。

  上述流程的变化,也让患者能够当天入院、当天手术、次日出院,提升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完)

  目前,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民众消费热情正在释放。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表示,中国消费拐点已经出现,进入了上升通道。展望未来,消费将逐渐回稳,前景广阔。

  卢文曦也认为,政策效果目前来看是有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单一政策肯定不行,需要打一套“政策组合拳”。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记者表示,今年楼市的政策面利好频出,且政策力度大、覆盖面越来越广,相对于去年而言,目前的行业氛围与政策环境已经大为改善,对于楼市回暖和行业信心修复十分利好。

  太平洋分析师徐超对比了市场上四大养老类金融产品。具体来看,他认为养老目标基金的收益率上限较高,头部基金可以做到三年年化收益率在8%~10%之间,但同时整体波动性也较大;养老商业保险的收益率在4%~6%区间,相对收益稳定,但变现难度高,流动性较低;养老储蓄五年期收益率在3.5%~4%之间,对风险偏好低的投资者来说,具备吸引力;养老理财产品的实际到期收益率今年在3%左右,同样受到市场波动性影响较大。

  大量货物需求推动北部湾港航线网络持续加密。为增强运力,北部湾港积极与船运公司洽谈沟通,优化航线布局,进一步增加泰国、柬埔寨、越南方向航线密度,新开辟中东、缅甸等航线。2022年新增集装箱航线11条,目前总航线数达75条,其中外贸航线47条、远洋航线6条。

  <strong>宋志伟:</strong>我想援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论有什么分歧,谁也不能把谁“逐出地球”。对青年科学家而言,这些年轻人在会场上相识,总有一天这些国际交流的经历会融入成长历程,让他们看待世界的胸怀变得更加宽广,从而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前推进。

蔡嘉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